为充分发挥芸豆在稳面积、稳产量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优势,推进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依据自然生态条件、市场需求和各地芸豆生产特点,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3年芸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轮作倒茬,优选良种。加强轮作倒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同时采用种子包衣等措施,防控芸豆病虫害。针对出口要求,根据当地生产条件、产品销售市场,选择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的芸豆品种类型。西南产区注意选用符合出口要求,适宜在海拔2,300-2,700米的山区种植的大白芸豆、大黑花芸豆品种和市场畅销的廋长肾形红紫花芸豆、廋长肾形奶花芸豆、廋长肾形白芸豆等品种。
(二)优化模式,整地施肥。东北芸豆区垄作为主,选择地势平坦或漫坡岗且排水良好地块,pH值为6.5-7.0,以黑壤土、黑钙土、砂壤土为宜。秋季整地,做到平、细、碎,起垄后无大土块,小垄65-70cm,高台大垄宽105-110cm、高20-25cm。西南芸豆区多种植在山地上,芸豆一般与玉米间作套种。华北芸豆区多平作,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土层深厚的旱坡地,川台地为宜,秋季进行深翻耙耱,使地面达到平整。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测土施肥。东北芸豆区一般肥力田块,亩施纯N 1.5公斤、P2O5 2.5公斤、K2O 1公斤。华北芸豆区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一般亩施纯N 1.5公斤、P2O5 5公斤、K2O 1公斤。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适量追肥。
(三)适时播种,播后镇压。一般5-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12℃以上即可播种。东北芸豆区多数品种在5月中下旬开始播种,早熟品种可推迟到6月10日左右播种。常采用机械精量点播,三垄栽培垄上双行拐子苗,高台大垄垄上四行拐子苗,覆土一致,播种后视土壤墒情及时镇压,镇压后播深为3-4cm。云贵川高原地区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10-15cm,盖土约6cm左右。山西、内蒙古一般在5月中旬播种,早熟品种可以推迟到6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5cm-7cm,播种后及时镇压,镇压后深度为4cm-5cm,保持覆土一致。
(四)合理密植,提高产量。根据品种,当地降水量、土壤肥力、灌溉条件、种植模式等确定密度。东北芸豆区一般英国红亩基本苗8,000-10,000株、日本白10,000-12,000株、黑芸豆12,000-15,000株、奶花芸豆12,000-13,000株。西南芸豆区大白芸豆(大黑花芸豆)单作应遵循肥地稀播、瘦地密植的原则,单行垄作种植行距100厘米,塘距60厘米,每亩1,000塘、每塘播种3株,保证亩有效株数2,400-2,600株;双行大小垄种植,大垄行距100cm,小垄行距60cm,每一竹竿相距30cm,种植两株,平均株距15cm;等行种植,行距65-75cm,株距15cm。与玉米套作利用玉米秆作为蔓攀援支架的,结合玉米密度调整芸豆种植密度。华北芸豆区播量和种植密度根据当地降水量、土壤肥力、灌溉条件调整。对有灌溉条件的田块,亩保苗7,000-9,000株,对旱地、肥力差的田块,亩保苗5,000-6,000株,行距40cm,穴播株距16-25cm,每穴留双株。
(五)及时搭架,适时打顶。西南蔓生芸豆主茎出现5-6片叶时开始搭架。8月以后结的荚多数不能成熟,此时应将植株主侧蔓的顶尖摘掉,使植株形成矮灌丛生状,减少高度,增加开花结荚数,使养分集中于荚果,提早成熟并保持矮生或灌木状。进入花期,进行根外追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以提高坐荚率。
(六)病虫防控,减少损失。进入盛花期密切注意病虫发生程度,做到初期防控。芸豆常见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角斑病、细菌性疫病、轮纹病、菌核病和灰霉病。芸豆常见虫害有: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红蜘蛛等。药剂筛选和病虫害防治应在农技部门指导下进行。
(七)适时收获,提质增效。东北、华北芸豆区一般采用分段收获。第一阶段为割拔(机械割根)。机割不能太晚,否则会导致炸荚增加,田间损失率高。应要选择清晨豆荚处于潮湿且较有韧性时作业,避开中午炎热时段,减少炸荚率。第二阶段为脱粒。收获后晾晒7-10天待豆荚干后再脱粒,否则易造成籽粒破损,降低商品价值。芸豆品种收获脱粒后不能暴晒,否则失去芸豆固有颜色或产生空心籽粒,降低商品质量。西南芸豆区分期收获,成熟一批采摘一批,一般采用人工收获。
日期: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