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拐进顺路的超市,拎上购物篮,我径直走向右手角落里的「临期货柜」。挑挑拣拣,很快锁定目标——
还有两天到期的960ml牛奶,喝得完,买!
保质期还剩一个多月的饼干买一赠一,可囤办公室,买!
柜子里还散着几大包方便面。包装似乎有点破皱了,无人问津。
一个阿姨靠了过来,瞥了一眼我怀中的“战利品”,继而也转向“战场”。四路眼神交汇,我早已没有当初扫荡临期货柜的羞涩,甚至还略存窃喜。
据某购物平台称每年有210万人搜索临期食品,身边的临期食品专卖店、超市临期食品柜台也越来越多。
手机振动,是母亲来电。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应标示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2012年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关于临期食品可能损害健康的传言时有耳闻,如“临期食品存在质量问题”,“长期食用临期食品会有害健康”等,让人对其心存抗拒。
但大家仔细看看这些消息,厂家借着临期食品的名头销售过期食品被罚,随意更改临期食品保质期、包装破损、山寨产品等等,这些与食品本身是否临期没有关系,而分明是不符合要求的食品。
挑的时候自己要看看清楚的呀,别买太多。
身边的阿姨一边和同伴交流经验,一边将手中的饼干翻来覆去地端详。要说我刚挑选时娴熟果断的手法,其实也是来自她们的“传授”。
【购买临期食品小贴士】
1
正规途径购买,注意“验货”
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尽量选择正规超市或商店。购买时检查食品包装,确保无破损、无胀袋、漏气等现象。同时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确保在保质期内。
2
合理适量购买,避免浪费
不要因为价格实惠就一次性购买太多,计算好在保质期内实际会消费的食品的量,如果来不及吃掉,反而容易造成浪费。另外,很多在售的临期食品都是零食类,虽然易于保存,但热量较高,吃多了容易“长肉”。
3
关注食品属性,适当保存
有一些食品保质期较短,如鲜牛奶、肉类等,需要冷链保存,如果购买此类临期食品,建议消费者在关注保质期的同时,也要按照食品的保存要求进行存放,以免提前发生变质等情况。
我跟你说哦,这个小蛋糕蛮好的。你看,刚刚到临界期,我们新鲜拿出来的,买回去还可以吃蛮长一段时间的。
真的诺,这个不错,我拿两包。
耳边飘过的“内部信息”让我也心动了。我瞟了一眼,又折返回去,将手里原来揣着的饼干换成了这款小蛋糕。
【关于临界期】
各地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临期食品有消费提示,如原北京市工商局公布过“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给大家作参考:
1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
2
标注保质期6个月-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3
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之类。
4
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
5
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点心等。
6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抱着这堆临期食品,盘算着省下的银子,我心满意足地转身去结账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2021年)。
日期: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