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稳定和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五有”“五不”的要求,针对机构改革过程中,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被并入政府直属的现代农业研发服务中心,导致相关问题发现能力严重下滑,沈阳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检测机构功能定位和责任担当,扭转被动局面,努力写好改革“后半篇文章”。
一、守住阵地,重新构建工作体系框架。一是将质检机构重新划入农业农村部门管理。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农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这些问题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按照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部署精神,2022年沈阳市将原隶属于市政府的现代农业研发服务中心更名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为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加挂沈阳市农业检验监测中心牌子,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业投入品检验检测等职能。涉农区县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划入本级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二是强化质检机构能力建设。沈阳市政府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共建战略协议,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与辽中、康平、新民等地区对接,在能力建设和培训指导方面发挥带动作用。康平县质检中心当年通过评审,重新加入到“双认证”行列,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打下良好基础。
二、统筹资金,解决质检机构运转“后顾之忧”。近年来,沈阳市千方百计解决县财力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着力消除“后遗症”,探索出一条经费投入保障之路。一是统筹经费使用。2019年起,由市财政按照每个蔬菜样品1000元的标准,统一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除市级检测机构承接任务外,还授权“双认证”的县级质检机构在辖区内开展质量检测活动,每年承接农产品定量检测样品达到3700批次,占全市总任务的45%,下达到县检测经费370万元。二是强化乡监管站装备水平。2022年投入85万元采购50套农残仪,更新了乡监管站部分老化农残检测仪器,提升装备水平。每年为全市61个乡级监管站落实快检经费150万元,做到了事有人员干,活有机构做。
三、分类推进,突出质检机构公益属性。沈阳市着手县级质检机构在达标和提质两个方面实现突破。目前有4家县级质检机构通过“双认证”。对未达到“双认证”条件的5个地区,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搭桥,与驻沈部级质检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仪器评估等相关工作,计划到2025年全部达到“双认证”的条件。通过“双认证”的地区,向综合检测能力迈进,除农残外,在土壤、肥料、种子、环境等方面扩参数、增能力,打造省内县级质检机构的标杆。法库县按照地市级实验室建设目标,2022年投入320万元购置液质质联用仪1台,仪器达到195台套,向精、全、专建设目标迈进。
四、强化监测,发挥质检机构“显微镜”作用。沈阳市对近三年的风险监测数据开展系统整理分析,研判不同地区、不同生长季节、不同生产主体和不同品种的风险点,找出了芹菜重金属富集、氧乐果农残超标,韭菜腐霉利、二甲戊乐灵、啶虫脒、辛硫磷等农药残留的规律。2021年起结合国家“三棵菜”治理工作部署,沈阳市细化治理方案,采取精准有效的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建立了生产主体名单,强化了“三棵菜”质量专项监测。三年中,监测生产和流通环节“三棵菜”样品600个,其中流通环节31个样品被判定为不合格,合格率94.8%。每年安排蔬菜、畜禽和水产品抽样监测10790批次,高质量完成了千人1.5批次农残检测任务。
日期: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