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13年12月,省局组织对花生油等22类产品生产环节进行专项抽检,主要抽查了花生油、饮用水、膨化食品、茶叶、果冻、配制酒、炒货食品、食用调和油、糖果、果蔬饮料及茶饮料、含乳饮料、调味料、速冻食品、水产加工品、肉制品、米粉及其他粮食加工品、酱油、糕点、其他食用植物油、蜜饯、饼干、大米共22类,共抽检产品538批次,发现内在质量不合格产品21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90%。
二、抽检具体情况
(一)花生油
本次抽检花生油10批次,其中2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包括2批次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1批次过氧化值、棕榈酸、亚麻酸不合格。
(二)饮用水
本次抽检饮用水55批次,其中9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均为菌落总数不合格。
(三)膨化食品
本次抽检膨化食品20批次,其中2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均为酸价不合格。
(四)茶叶
本次抽检茶叶20批次,其中2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均为稀土不合格。
(五)果冻
本次抽检果冻21批次,其中2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包括各1批次可溶性固形物、菌落总数不合格。
(六)配制酒
本次抽检配制酒20批次,其中1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苯甲酸或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
(七)炒货食品
本次抽检炒货食品23批次,其中1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大肠菌群。
(八)食用调和油
本次抽检食用调和油24批次,其中1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黄曲霉毒素B1。
(九)糖果
本次抽检糖果30批次,其中1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
(十)果蔬汁饮料及果蔬饮料、茶饮料、果味饮料
本次抽检果蔬汁饮料及果蔬饮料、茶饮料、果味饮料20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一)含乳饮料
本次抽检含乳饮料20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二)调味料
本次抽检配调味料20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三)速冻食品
本次抽检速冻食品18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四)水产加工品
本次抽检水产加工品24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五)肉制品
本次抽检肉制品40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六)米粉及其他粮食加工品
本次抽检米粉及其他粮食加工品20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七)酱油
本次抽检酱油40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八)糕点
本次抽检糕点32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十九)其他食用植物油
本次抽检玉米油、芝麻油和茶籽油等其他食用植物油6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二十)蜜饯
本次抽检蜜饯30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二十一)饼干
本次抽检饼干25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二十二)大米
本次抽检大米20批次,内在质量全部合格。
不合格产品涉及的若干专业术语解析:
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黄曲霉毒素B1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
过氧化值:油脂变质的指标,植物油过氧化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存放时间过长。油脂不稳定,在储放的过程中受到光照、接触空气、高温等因素的影响极易氧化分解,使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和小分子的醛、酮的含量逐渐增加,出现刺鼻的酸败味,导致油脂丧失食用价值,过氧化值升高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如果食用了酸败的油脂可能引发身体不适。
酸价:酸价俗称哈喇味,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脂肪在长期储藏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脂肪的质量又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酸价超标,则表明食品不够新鲜,有腐败变质的迹象。
稀土:茶叶中稀土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土壤中本身所含有的,被植物吸收。我国有不少土地含有稀土,稀土随植物吸水进入植物体内并累积起来,在稀土的矿藏区,容易因土壤稀土本底值高而使茶叶含有的稀土含量升高。二是种植过程中施用肥料带入。由于稀土对植物有“类激素”作用,对茶树的增产效果明显,且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导致少数茶农加大稀土肥料施用量。
菌落总数: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反映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其卫生学意义:一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用于监督食品的清洁状态,许多食品标准都规定了食品菌落总数指标,以其作为控制食品污染的容许程度;二是预测食品的耐保藏期限,即利用食品中细菌数量作为评定食品腐败变质程度(或新鲜度)的指标。
苯甲酸:是一种广谱抗微生物试剂,对酵母菌、霉菌、部分细菌作用效果很好。造成苯甲酸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一是企业不了解国家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盲目使用食品添加剂;二是企业为了达到降低成本,改善食品感官性能,延长货架期,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大肠菌群:来自于人或者温血动物的肠道。其卫生学意义:一是作为食品受到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表示食品曾受到人或者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二是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因为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保证食品中不存在大肠菌群实际上并不容易做到,重要的是其污染程度。一些标准规定了大肠菌群指标限量值,作为控制污染的容许程度。
标签: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标签不准确,将可能误导消费者,并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本次抽检发现标签标识不合格的食品57批次,主要是未标注生产日期、产品类型、贮存条件,净含量标注不规范、执行标准标注错误、使用不规范汉字等。造成标签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标签不重视,企业对食品标签标注新增内容不学习和不了解。
三、后处理措施
省局已责成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依法对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处理,包括依法查处食品违法生产行为,督促企业查找抽检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落实整改;将本次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强化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专项抽检力度等措施。
附件:
1. 2013年广东省花生油等22类产品生产环节专项抽样检验合格名单
2. 2013年广东省花生油等22类食品生产环节专项抽样检验不合格名单
日期: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