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将恩施州确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单位以来,恩施州“四度”发力,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一、谋划有高度,扛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责任。一是高位组织推进。成立由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下辖县(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工作统筹。州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的实施意见》《恩施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恩施州农业生产全域绿色化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创建工作落实落地。二是全力保障资金。2021年和2022年,州政府分别安排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专项资金200万元和170万元,另外安排800万元对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市)给予奖补。同时,各县(市)人民政府每年都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创建工作需要。三是强化调度督办。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列为州政府重点工作事项,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各县(市)乡村振兴考核,权重不低于5%。州委督查考评办对创建工作落实情况一月一调度。2021年以来,共开展3次专项督查,并将督查发现的245个问题分别反馈给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构架有深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一是合力联动推进。八个县(市)均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照创建方案抓落实,“各做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二是落实乡镇责任。乡镇人民政府每年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少于2次,所有乡镇速测情况实行一月一汇总。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加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其人员参照事业单位管理。目前全州90个乡镇均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三是强化网格化管理。印发《恩施州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清单》,摸清产业布局,绘制产业分布图,在醒目位置上墙公开网格监管责任图,实现“挂图作战”。落实“网格定人”要求,每个乡镇落实监管员2—4名、每个村落实协管员1名,全州共落实乡镇监管员289名、村级协管员2498名,同时建立健全村级协管员考核机制。
三、监管有力度,落实全程管控要求。一是加强投入品管理。州政府出台《恩施州农业生产化学投入品管理办法》,安排专项资金80万元建设全州统一的化学投入品监管平台。截止目前,共1076家农资经销商和生产主体注册。每年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办农业投入品行政处罚案件63件。二是强化产地巡查。大力推广和使用监管APP开展产地巡查。截止目前,2022年共开展产地巡查2151家次,覆盖率达到98.2%,发现安全隐患200多个,已全部整改完毕。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47.5万亩、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面积9.2万亩。三是强化风险排查。每年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施方案,按总人口的1.5‰核定县(市)定量监测任务,核定每个乡镇速测任务7200批次。今年以来,全州共完成定量检测样品4034批次,定性检测样品35.9万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1个,新制修订《富硒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等一批地方标准。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全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企业231家,认证面积338.9万亩,认证产品670个,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应开尽开。
四、宣传有广度,全面增强主体责任意识。一是培训全覆盖。组织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大培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和生产经营主体培训的必修课,每年组织县乡监管员专题培训3期,共培训220人次左右。按照乡镇培训为主、县市培训为辅的原则,对村级协管员培训全覆盖,共培训村级协管员2400多人次。二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组建农业科技服务队,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推广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等技术培训和标准宣贯培训400余场次,培训人数12000余人次。三是营造社会共治氛围。通过中国移动向生产经营主体发送短信200万条、微信广告推送曝光50万次等形式营造氛围。各县(市)根据实际情况,在高速路口、生产基地等场所广泛宣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和群众知晓率。
日期: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