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宗锦耀局长讲话: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开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局面

   2014-01-17 农业部269
核心提示: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努力开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局面  2014年1月9日  同志们:  元旦刚过,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努力开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局面
 
  2014年1月9日
 
  同志们:
 
  元旦刚过,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这是中编办正式批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职能和机构调整方案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也是近10年来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农产品加工业工作的重要会议,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安排部署。刚才,杨绍品党组成员传达了韩长赋部长对这次会议所作的重要批示,并就加强农产品加工业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履行职责任务、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了重要讲话。韩长赋部长的重要批示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指明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部署要求。杨绍品党组成员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讲话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总体要求,又有具体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农业部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横跨三次产业、汇聚多个行业、牵动就业增收和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63万亿元增加到17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
 
  一是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世纪以来的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央制定的各项“三农”政策逐步向农产品加工领域覆盖;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赋予农业部门管理、指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牵头制定相关政策的职责;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就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进行了全面安排;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和所得税优惠范围逐步扩大;201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启动实施;刚刚印发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等等。这些都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肯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这将大大消除体制束缚和政策障碍,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特别是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推进土地、户籍和补贴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这对于农产品加工业吸引工商资本、建设原料基地、解决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四化同步”推进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撑。近年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新包装材料等工业技术、信息化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中有效运用,推进了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切实提高了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为农产品加工业分工协作、做大规模、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国家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加大政策扶持,为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对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赢得更大重视和支持提供了良好契机;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业平等享受便捷的公共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旺盛的市场需求。从国际经验和规律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往往也是农产品加工业高速成长的时期。当前我国正处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率达到52.37%,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工业、服务业和城镇,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原来以温饱型为主体的食品消费格局,正在向风味型、营养型、便捷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变。这都表明,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变化最为明显、需求拉动最为强劲、食品安全最受关注的发展阶段,为农产品加工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提供了巨大的内生动力。
 
  五是农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后,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质量稳步提高,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得到加强,特别是粮食十连增,2013年粮食产量超过1.2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1%;菜篮子产品持续发展,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超过7.2亿吨、1.5亿吨、0.8亿吨和0.6亿吨,分别比上年增产2.3%、0.7%、1%、4.4%。这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六是全社会关心关注氛围日益浓厚,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事关农民就业增收、事关食品质量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性,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各地陆续出台了政策性指导意见;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长期和稳定回报、蕴藏价值巨大、政策相对优惠等鲜明特点,社会力量给予了高度关注,加大了资源要素投入;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带动就业等好处,深受农民的欢迎和热情参与,农产品加工业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地位作用日益提升,很多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
 
  七是行业指导服务逐步加强,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多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全系统从破解产业发展最迫切、最关键、最现实的问题出发,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建设研发体系,开展科企对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精心举办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农洽会”)等区域合作活动,强化行业监测分析和公共服务,启动技术集成基地建设项目,初步建立了项目支撑和公共服务体系,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在看到机遇和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依然大而不强,进一步加快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问题。从自身看:一是专用原料缺乏。多年来,我国农产品生产主要以满足鲜食为主,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和原料基地建设滞后,对原料混合种养、混合收购、混合加工现象严重,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普遍面临原料品质一致性差、专用原料供应难以保障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初加工水平低。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粮食、马铃薯、水果和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高达7-11%、15-20%、15-20%和20-25%,产后损失浪费严重。三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受工资待遇、生活水平、人文环境等条件影响,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四是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依然是星罗棋布,产业的集中度不高,呈现出大群体、小规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0万家,规模以下企业数占总量的80%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的企业只有4家,超过100亿的只有21家。从外部看:一是税赋重融资难。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税负约占销售收入的8-10%,而利润仅为销售收入的3-5%。规模以上企业贷款利率一般要在国家基准利率6%的基础上再上浮30-40%,加上贷款抵押物评估费等,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加工成本的急剧上升和产品销售价格的缓慢提高,导致加工企业利润微薄,无力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甚至有些企业因此而采取偷工减料和降低产品质量的方法维持运行。三是出口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壁垒频繁设立,加上人民币增值,农产品加工业“走出去”困难和风险增多。四是行业引导能力和公共服务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既缺乏有针对性的扶持和引导,也缺少健全的信息、技术、市场、融资等公共服务体系。
 
  总体而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机遇远大于挑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担当、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奋发有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找准定位,把握方向,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正如韩长赋部长批示和杨绍品党组成员讲话所指出,中编办批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职能和机构调整,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意义在于要更加突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也表达了中央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视。我们一定要按照部党组的要求,统一认识、找准定位,把握方向、真抓实干,切实加强职能和机构队伍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定位。对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定位,韩长赋部长在批示中指出,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四化同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杨绍品党组成员在讲话中指出,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增效、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领会两位部领导的批示和讲话精神,我认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作用确实体现了“四个重要”: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没有农产品加工业就没有现代农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照加工需要组织生产,集成利用现代要素,促进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能使农业注入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设施等生产要素,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能使农业上下游相关产业、相关环节有机融合,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联动发展,促进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能使农产品加工层次、科技含量、质量等级和品牌优势得到发挥,实现农业增值增效,促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二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中70%以上是农民,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了9%,为农民在其他一些增收渠道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下开辟了新的增收空间。很多地区的经验表明,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减缓价格波动,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可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就业链、效益链,实现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增收。三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些农村凋敝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产业支撑,缺乏对本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开发利用。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和劳动力两大优势资源的快速整合,有利于形成农村资源高值化利用和内生发展的优势;促进农业分工分业,有利于带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人口聚集和公共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四是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城市和工业不会自动带动农村和农业,需要特殊产业作为媒介搭建起桥梁和纽带。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够留住农村资源要素,缓解农村“三留守”和“空心村”问题;能够吸引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回流,承接城市和大工业的辐射带动;能够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要求和安全、健康消费需要。从而有利于在总体上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更加体面地劳动,更有尊严地生活。
 
  (二)进一步理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以保障主要农产品加工品有效供给和拓宽就业增收渠道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力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三个领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完善的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公共服务、组织管理等“五大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由总量扩张向转型升级、由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由分散无序向集聚发展的“三个转变”,努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的要坚持“四个原则”,即:坚持市场决定,政府调控。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企业与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决策权,继续加大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调动企业、农户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品种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途径,鼓励和支持各地和各类市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既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基地和农户、建立紧密利益关系的组织形式,也要大力促进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坚持重点突破,协调发展。以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为重点,加强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强化协同攻关,加快实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各环节各领域协调发展。
 
  (三)进一步明确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经过不懈努力,力争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质量安全水平,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5%以上的目标,并在六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着眼于产后减损,在农产品初加工能力上实现重大提升。积极争取扩大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资金规模和实施区域,惠及更多地区的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实施和示范带动,大力提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水平,促进农产品大幅减损增效。
 
  ——着眼于提档增值,在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上实现重大提升。筛选、主攻和推介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破解精深加工的“卡脖子”技术,不断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通过纵向和横向延伸产品链、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拓展加工空间、拓宽增值空间,实现农产品多重转化增值。
 
  ——着眼于节能减排,在副产物综合利用能力上实现重大提升。研发推广相关技术和加快环保设施建设,解决能耗偏高、排放偏多、污染偏重等问题;通过“吃干榨尽”各种加工副产物、农林剩余物、农林和餐厨废弃物,加强资源化利用,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着眼于技术创新,在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能力上实现重大提升。整合科研力量,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集成攻关,破解一批技术瓶颈问题;通过搭建内部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着眼于产业集聚,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辐射带动能力上实现重大提升。引导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通过加工专业品种筛选推广和企业的带动,建设一批与骨干企业有效对接的加工专用原料基地;通过完善产业链,构建一批竞争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明确、上中下游相互承接的优势加工体系。
 
  ——着眼于品牌培育,在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能力上实现重大提升。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培育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培育和保护一批“中华老字号”,用品牌引领质量管理,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升行业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高高举起农产品加工业这杆大旗,找准定位,把握方向,坚持转型发展之路,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履职尽责,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按照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更加注重资源环境、更加注重科技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实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五大支撑体系建设。
 
  第一,要多种政策工具并用,大力推进建立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扶持体系。以财政补助为导向,以税收政策为杠杆,以金融支持为主体,利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形成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努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的创设。重点抓好六件事:一是积极制定指导性意见。组织制定农业部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推动各省区市以政府名义制定相关政策性文件;二是积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努力争取扩大资金规模和实施范围。项目建设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农民建得起、用得上、长受益。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严格监督检查,做到规范廉洁高效实施,使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不折不扣地惠及于广大农民。三是积极争取购机补贴。争取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休闲农业机械纳入购置补贴范围并加大补贴力度,加快提高农产品初加工和设施农业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四是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推动增值税改革转向农产品加工业全行业,力争将主食类产品加工纳入所得税优惠范围。五是积极争取金融支持。推动农产品收购资金纳入国家政策性银行支持范围,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成立农产品加工业担保机构。六是积极推动金融支持项目落地。全面落实农业部与国家开发银行、民生银行等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为企业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
 
  第二,要多层技术平台并用,大力推进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体系。以研发体系为龙头,以集成基地为平台,以推广应用为重点,努力形成靠得住、用得上、可依托的技术创新骨干力量。重点抓好五件事:一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建”、“用”结合,努力构建“产学研用”研发创新平台,大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加快推进技术集成基地建设。争取尽快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加工技术集成基地规划,争取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三是加快推进成熟技术示范与推广。选择10个重点省区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走进基层活动,建立一批技术示范基地。四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加强标准宣贯,充分发挥标准在引导规范行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五是加快推进实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动。要通过开展全国性和区域性活动,加强点面互动,努力营造氛围、扩大影响、广聚共识。大力培育示范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强主食加工发展重点和布局的研究谋划,协调、争取政策,展示推介主食加工技术、装备、产品,进一步加强主食加工理念和常识的宣传普及。
 
  第三,要多元人力资源并用,大力推进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人才支撑体系。以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技能型人才为基础,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实战的人才队伍。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培养经营管理人才。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培养造就一支具有世界眼光、经营管理水平高、熟悉国家产业政策、热心服务“三农”的企业家队伍,加快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人才队伍。二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依托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学科、研发体系和行业科研项目,加强领军型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建设。三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加大人才培训工作力度,综合利用阳光工程、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各种社会培训资源,着力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能手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四是培养实用人才。引导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向加工环节拓展和延伸,结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实用人才队伍。
 
  第四,要多种方式方法并用,大力推进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公共服务体系。以政府机构为统领,以社会组织为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提升行业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强市场服务。继续支持办好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农洽会”)以及区域性展会,开展特色加工产品“进城入市”试点工程。二是加强信息服务。推进机制创新,强化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加大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力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健全国际标准跟踪渠道,完善数据库与公共服务平台。继续编发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探索建立网络大讲堂等信息服务平台,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行业组织服务。充分整合农产品加工业各类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资源,指导其加强对行业企业的组织和服务,加快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服务。积极推进政府间国际合作,落实中国对外农业合作协议,加强与美国、欧盟、东盟、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投资贸易培训和技术交流合作,鼓励支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到境外直接投资、参股并购国际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
 
  第五,要多种治理措施并用,大力推进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组织管理体系。以强化职能为核心,以机构建设为依托,以充实队伍和手段为基础,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调整机构队伍。根据农业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我局将进一步强化内设机构、队伍配备和手段建设。各地也要以此次机构更名和职责调整为契机,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组织领导,理顺、调整和加强管理机构,并充实力量、强化手段。二是完善强化职能。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农产品加工业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加强规划指导,摸清行业底数,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和评估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各项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协调服务,推进政策完善落实,做好行业监测预警,建立各种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切实履行职责,切实找准那些牵动全局、一举多得的重点抓手和和载体,精心拟定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计划并指导实施,处理好近、中、长期工作以及重点和一般工作的关系,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作。三是加强自身建设。要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反对“四风”,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接地气,了解需求、掌握动态、推广经验,深入一线摸情况、查问题、找对策,提出符合实际、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廉政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干部政治安全。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系统,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提高战略思维、综合决策、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提高系统执行力,通过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细化措施等方式狠抓落实,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全面推动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强化创新能力,努力取得实质性突破。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要搞“大合唱”,不唱“独角戏”,调动全系统、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汇聚为民服务、促进发展的正能量。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单位的重要支撑保障作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进一步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借这个机会,我再强调一下休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即乡镇企业工作。要按照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杨绍品党组成员这次会议的重要讲话要求,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大力推进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围绕调整结构布局,大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即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关于休闲农业,杨绍品党组成员做了很明确的部署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休闲农业是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技普及等功能,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通过创意、创新、创造让人们品味农业情调、享受田园生活、体验农耕文化,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目前休闲农业已有农家乐、民俗村、休闲观光园、休闲农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彰显了促进增收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利用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等,促使大量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让闲置的土地流动起来,让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让富余的劳动力活跃起来,日益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乡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将重点开展示范创建、行业标准制定、服务体系建设、各级人员培训、创意精品推介、文化遗产发掘等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专门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再作具体安排。
 
  在农村二三产业即乡镇企业方面,杨绍品党组成员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发展,特别是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开辟工业化新局面、推进城镇化和通过“以工补农建农带农”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做出的历史性重要贡献。当前乡镇企业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它与“三农”天然的血缘地缘关系仍然存在,作为农民就地创办二三产业的本质特征没有改变,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加强指导、扶持和服务。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杨绍品党组成员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即乡镇企业的认识,与时俱进,加快职能转变,科学规划,正确引导,改进方法,突出重点,继续抓好环境创造、政策落实和公共服务,大力支持农民创办企业,依靠创新驱动,调整结构布局,突出特色优势,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推动产业聚集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二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继续做好行业运行统计分析、职业技能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区域经济合作、公共服务等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和各级协会在服务会员、行业自律、政府参谋、承担社会责任、规范自身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即乡镇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农产品加工业是朝阳产业,也是万岁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做好新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巩固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改进作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日期:2014-01-17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