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外国语大学发布了一则通告:
事件的经过大致是:女生在图书馆自习时,暂时离开座位,回来后感觉自己的咖啡异常,就报告并查看监控,发现是一位男生在其中投放了某种东西,报警后男生被警方带走调查。今天网上传出消息,该男生投放的是“牛磺酸泡腾片”。有网搜搜索,发现网上许多牛磺酸泡腾片的介绍中不乏低俗、诱导的用,注入“女性专用”“催情”等等。
消息传开之后,网上许多牛磺酸泡腾片随之下架了。
可以说,这个事件让牛磺酸大大地吸引了一波流量。
只不过,这波流量是“负向”的——它让打着“牛磺酸”名号的产品都遭了殃。
先说一条冷知识:牛磺酸不是违禁药物,相反它是国标允许的“营养强化剂”。
牛磺酸是一种氨基酸,不过大家通常说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它在人体内存在,而且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机能。
同样,它也在很多食物中广泛存在,比如肉类、水产品、蛋类等等。
简单说就是:
1、 人体需要牛磺酸;
2、 牛磺酸对于健康很重要;
3、 正常饮食可以摄入足够牛磺酸,不需要特意补充。
不过,因为上面的1和2,也就有商家把牛磺酸做成补充剂,告诉大家“补充了能够如何如何”。同样,它也可以添加到食品中,作为“营养强化剂”。
下图是GB144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关于牛磺酸的部分,它可以添加到乳粉以及多种饮料中。
下图是G24154《运动营养食品通则》中“可以选择添加”的成分之一。
比如红牛,就是添加牛磺酸的饮料。
下图是婴儿奶粉中的“可选营养成分”,牛磺酸也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说,牛磺酸泡腾片这个产品本身不是违法的。它们下架的原因是“虚假宣传”。(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非法添加的药物,不过这需要专业检测去验证。这里说的是,即便没有,这些产品也会因为虚假宣传而下架)。
而上外男生的行为,属于“坏人被坏人骗了”的典型。从行为的“主观意图”上说,他就是犯罪;从客观结果上说,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未遂”。
这种情况该受到什么样的惩处,看看法律专业人士的分析以及最后的处理结果。不管如何,这比“偷窥/偷拍女生隐私”都要恶劣得多。
这有点像:
有人买了农药去投毒杀人,结果因为农药是假货没有有效成分而未遂。
还有电影桥段:某人因为头部意外受伤而失忆(以及许多能力),在关键时刻被坏人殴打击中头部而恢复正常而大杀四方而扭转局面。这种情况,如果要根据“伤情”来判断行凶者的罪行,“伤情鉴定”的结果不应该是“未受伤”而且应该是“负伤情”。
——这样的案例如果真实发生,应该如何判罚呢?
日期: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