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品质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团队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合作在食品科学领域顶级期刊《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全面综述(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发表综述性论文,阐明小麦营养品质研究的重要意义,并系统综述了当前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据何中虎研究员介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已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出品质和健康,因此有必要加强小麦营养品质研究。
该文详细分析了小麦中天然活性成分的含量分布、分析方法和决定因素,指出麦类作物特有的抗炎成分烷基间苯二酚含量主要由基因型决定,具有较大研究和育种应用价值;综述了常见加工过程对天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证明酚酸等小麦主要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稳定性。指出小麦可溶性酚酸、烷基间苯二酚、叶黄素的生物利用率普遍高于果蔬中最常见的类黄酮类物质;分析了全谷物食品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的作用机理,除膳食纤维外,天然活性物质对全谷物食品健康效应同样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对小麦品质研究中常见的误区做了深入探讨,建议减少总多酚含量等估算方法的使用,采用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等方法对天然活性成分进行精确表征和定量。最后,提出利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进行小麦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发掘和验证基因特异性标记,加速小麦营养品质育种进程。
作科所田文斐助理研究员为该文第一作者,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李永辉副教授和作科所何中虎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农业部、院创新工程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ift.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541-4337.12960
日期: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