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等九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认真抓好本地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加强相互配合,强化工作指导,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强统筹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各地区工作的检查督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该通知被称为最严格奶粉监管制度。
食品伙伴网食品信息服务中心7月1-7日策划了食品安全大家谈第16期《最严格奶粉监管制度能否挽回消费者破碎的信心?》讨论话题,网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感谢参与此次讨论的网友!http://bbs.foodmate.net/thread-681293-1-1.html
一、针对“九部委推出史上最严格奶粉制度标志着奶粉行业的监管再次升级,这能否恢复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的问题,绝大部分网友认为最严格奶粉制度并不可能恢复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所谓的最严格奶粉制度,虽然目标较为明确,但是步骤是很含蓄的,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措施,执行再不充分,是不会解决关键问题的。奶粉质量的提升主要是要靠企业自身的管理规范、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各种约束也比不上自觉性。
(一)最严格奶粉制度是恢复不了消费者破碎的信心的。
网友“sandy1001”表示,“国产奶粉坏的一面已经被消费者深刻心中,即使再提高标准或再严格把关,也不能挽回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看法”。网友“嗷嗷乖乖”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想单靠最严格奶粉制度,是恢复不了消费者破碎的信心的。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奶粉问题一直都消费者的一块心病。多年以来,奶粉行业的负能量一直在充斥着正能量,消费者的态度也很难转变”。网友“汪之洋”、“仲华”等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二)恢复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关键看执行,监管是个大问题。
网友“aneir”表示,“消费者的信心不是弄个制度就能解决的,关键还是看执行,对违法的企业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对优秀的企业要进行推广”。网友“s123lfa0”继续分析表示,“中国不缺少严格的标准,缺少的是真正的监管,我觉得这个改变不会一朝一夕”。对此,网友“810700”、“407808480”、“向慧琳”、“hunanmimi”、“kaixinrenly”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看法。网友“jiyanshen2011”表示,“九部委的政策要配套具体操作可行的措施才能出成效。否则,单靠修订许可条件审查细则还是有点乏力的。从官员到专家到协会到媒体发出的声音都是正面的,但要想让消费者认可还需拿出点真材实料。否则,只凭几句话还是比较苍白无力的”。而网友“sandy1001”则认为,“奶粉质量的提升主要还是要靠企业自己的管理规范、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各种约束也比不上自己的自觉”。对此,网友“零度生存”表示赞同,并分析表示,“企业自我控制是根本,监管是外因,只有内外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的监管部门就要有‘扔出窗外’的决心,同时企业也要自律。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坎坷的过程。所以,消费者的信心不是因为监管制度严格就能赢回的”。网友“zj2635”亦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而网友“scy5240”则表示,“食品安全靠政府部门罚款是远远不够的,事实证明也是很难做到的。要靠企业自觉,也不太可能。那么到底谁才能对中国食品安全具有说话权,具有真正的发言权呢?那就是最广大的在食品企业从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食品人。国家一再强调重视食品安全,企业一再保证食品安全第一,可真正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却不被国家重视,不被企业重视,食品安全能有好的结果吗?”
二、在“最严格奶粉制度会对乳制品企业或行业带来的影响”的问题上,绝大部分网友认为,可能会出现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的情况,最终可能成为垄断,而奶粉安全状况改观可能不会太大。另有网友认为,促进乳制品企业或行业对自身品质的监控。
网友“s123lfa0”表示,“大型企业会兼并淘汰一些小企业,最后也是形成大的央企,但是央企的监管真能有效?未来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能回归?我个人觉得恐怕很难,因为消费者听过太多的什么所谓‘最严’了”。网友“奈何桥孤魂”表示,“九部委的这个政策目标是很明确的,但是步骤是很含蓄的。所以,很多小企业是不知道如何去做,小企业比较难,只能被吃了!但是吃过之后能改善吗?三鹿之前也是大企业的”。网友“五月玉清澄”表示,“按照国家现在的步骤走下去,我个人认为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不久将会成为下一个垄断行业,对婴幼儿食品安全状况改观不大”。网友“sxzhp”则表示,“行业会进行洗牌,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网友“810700”、“嗷嗷乖乖”、“wangmeizi”、“jiyanshen2011”、“407808480”等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观点。
网友“lpy1305”表示,“如果真的认真实施了通知中的内容,对企业好处是有的,成本也是肯定要上升的,最好这个上升的成本,还不是消费者买单,让仅有的与外国品牌相比的价格优势都缩小了”。网友“仲华”亦表示,“促进乳制品企业或行业对自身品质的监控”。
三、在自由讨论环节中,网友们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淘汰小企业是有好处的,但要整体升级,而不是换个牌子而已。
网友“现实男孩”表示,“运动式的管理改变不了根本。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是好事,我不认为小企业能够造出放心的奶粉”。网友“aneir”亦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小企业确实是更加容易出问题,大企业是要么就不出问题,一出就是大问题,影响巨大,对消费者的信心打击是毁灭性的”。网友“ever021”亦表示,“淘汰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好处的。这个淘汰小企业,指的是小企业的旧的生产设备、旧的管理方式以及奶源等,在被吞并后,要整体的升级,而不是仅仅是换个牌子。否则,淘汰小企业跟没淘汰就没有区别”。
(二)只靠严格监管不能完全换回消费者的信心,但此时再不严格,会让消费者感觉不到国产奶粉的希望。所以,必须严起来。
网友“营业厅2005”表示,“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用管药品的方式管奶粉,看中的是医药的体系管理要求严于食品,严防、严查、严办。对生产经营要严,对于消费者要强化吸引力,发挥社会名流作用,让他们的孩子带头喝国产奶粉,国家多公益宣传”。而网友“升级马甲”则认为,“用搞药的思维来管理食品,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三)喊口号下指标,易!想真解决问题,不是一个“难”字那么简单。
网友“康桥夕阳”表示,“食品安全不是个孤立问题,事实上,我们的国情决定了现状。从奶粉,再细化到婴幼儿奶粉作为突破口,最终彻底解决食品安全这个热点问题,想法是好的。但最终的结果是公众对政府更失望——花这么大的力气还是没解决。原因如下:第一,市场快速增长,监管跟不上了(这些年增长的来源有三:母乳喂养减少;品种细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从普通奶粉转而给婴幼儿吃专用奶粉;非奶粉消费转奶粉消费)。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无解?大家想,企业不想做好吗?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谁能给出科学全面的答案?监管部门、权利机关会提供服务吗?这是一个纳税人与政府部门谁管谁,不是谁养谁的问题。第二,市场淘汰机制。现在是洋奶粉构筑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市场价格体系。一旦他们收到各种非国民待遇,国内企业重掌话语权,你们看着,价格战硝烟迭起,这个价格战不再是现在常看见的谁谁谁又涨价,而是降。消费者的素质基础在这里,有奶便是娘。降,最后什么结果?第三,原料问题。为什么很多婴幼儿奶粉用进口奶粉生产?运输没有成本?这类问题不敢谈,大家想想就明白,不明白的等农业部同意公开当年生鲜乳标准制定讨论会会议纪要一看就明白了。不要觉得中国的乳品设备差,人员管理松。我们的乳品工业起步晚,但起点高,与国际接轨程度在整个食品企业算是高的,产品屡遭非议,事出有因。总而言之:喊口号下指标,易!想真解决问题,不是一个‘难’字那么简单”。
(四)网友“ever021”的感慨。
网友“ever021”表示,“淘汰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好处的。这个淘汰小企业,指的是小企业的旧的生产设备、旧的管理方式以及奶源等,在被吞并后,要整体的升级,而不是仅仅是换个牌子。否则,淘汰小企业跟没淘汰就没有区别。改变监管层的考核方式。如果省政府要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必须达到98%,那就什么都不要谈了,工信部一万个规定,都是白出。因为很快奶粉的抽检要求也变成了100%合格,然后宣传一下,100%合格,没有问题。那等于没监管。改变食品风险监测的内容,确切的说只是调整一下。比如,抽检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国家标准上面的检测项目,要能附带上所有的污染物以及生物毒素,甚至是可能存在的致病来源。比如,奶粉标准里,没有汞的指标限量要求。去年伊利事件的汞数据,都只能说异常。可是奶粉里,汞的含量很高,就一定没有问题吗?但是,强制国标里,就是没有汞的限量要求。新的GB2762里,只有生乳有要求,本来是限定原料的。但是,为什么还是出了问题呢?提供咨询部门。现在工厂想咨询个事情,难。为什么说难,因为我对于标准的问题,打电话去咨询,想找一个权威解释。找不到。至于卫生部、质监局网站的咨询,那些回答很多都是等于没回答。所以,期待有一个咨询网站”。
以上是部分网友的发言汇总,感谢本次参与讨论的网友!
最严格奶粉制度虽然目标较为明确,但是步骤是很含蓄的,并不一定会恢复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国产奶粉质量的提升,靠的还是企业自身,另有有力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这条路还很长。
日期: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