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今冬明春冬小麦播种形势及应变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2021-12-2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782
核心提示:今冬明春冬小麦播种形势及应变高产栽培技术建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主要完成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李科江 贾秀领 吕丽华 党红凯
 
  【成果转让联系方人、联系电话】
 
  【主要技术内容】
 
  一、小麦播种进度
 
  今年秋季以来,河北省降水异常偏多,冬麦区9月份降水103-265mm,主要集中在中下旬,比常年多1-2.5倍。10月上中旬是我省小麦适播期,10月3-7日再次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全省10月上旬麦区平均降水133mm,是造成小麦晚播的主要原因。到11月6-7日又发生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冬麦区平均降水量29.9毫米,较常年11月上旬(4.4mm)偏多5.6倍,为历史同期的第二多。连续多次降水影响了冬小麦的播种进度,播期普遍推迟。根据农情调查,到11月13日完成小麦播种面积3256.8万亩,达到计划播种面积的98.5%,与2021年我省计划小麦播种面积比较仍有120多万亩缺口。未完成播种的主要集中在黑龙港地区的沧州、邢台和衡水的一些低洼地块,由于排水不畅、土壤过湿农机无法进行耕种作业。
 
  二、小麦苗情分析
 
  1.播期推迟,晚播麦成主体。据调查,10月15日前仅完成小麦播种230.8万亩,占7%。主播期集中在10月15日-31日,占比为84%。10月31日到11月6日播种14.2万亩,约占4%。11月6日到13日完成播种33.8万亩。与常年比较,小麦播期整体推迟10-15天左右,个别推迟20天,晚播麦成为主体麦田。
 
  2.整地困难,播种质量差异大。土壤高湿造成整地困难,由于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土壤质地、前茬作物收获时间、收获方式、秸秆还田质量等都有明显差异,各地麦田整地播种质量参差不齐,整体较常年下降。尤其是土壤粘重的地块,土壤散墒慢湿度大,整地困难,抢时播种导致坷垃普遍较多,种子播在土坷垃缝隙中,透风漏气,难以吸水,出苗困难。立冬后播种的地块,种子长期处于高湿低温环境,容易出现烂籽,出苗率下降。
 
  3.苗龄小,三类苗占主体。据调查,当前主体麦田为1-2片叶,占比为77%。根据11月气温预测,于10月18日前播种,冬前能够生长到3-4片叶的麦田,全省仅500万亩,占15.5%,主要分布在邯郸、石家庄等山前平原区。霜降播种的小麦冬前能够生长2-3片叶,这样的麦田全省为1600万亩,占49.6%。在10月31日前播种的冬前能生长一片叶,占27.4%。在11月1-6日播种的冬前尚能出苗,面积为214万亩,占6.4%。立冬后播种的多数将在年后出苗,成为“土里捂”。从播量看,多数地块根据播期的推迟增加了播量,能够保障较充足的基本苗,但也有少数地块由于种子储备不足,播量偏低。根据群个体指标分析,今年越冬前绝大多数麦田为3叶以下,无分蘖,越冬前亩群体在40-60万的三类弱苗。
 
  三、当前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
 
  1.应播尽播,扩大播种面积。精准施策,应播尽播是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小麦播种工作的要求,各地要抓住当前晴好天气,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降墒保种。对我省小麦的最晚播期要进行科学研判。小麦萌发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阶段(春化阶段)才能正常开花结实。没有通过“春化阶段”的小麦不拔节、不能正常抽穗。冬性小麦品种在0~3℃条件下经过35 天以上可通过春化阶段,半冬性品种在0~7℃条件下经过15~35天可完成春化。我省中南部麦区种植品种为半冬性,北部以冬性品种为主,也有部分抗寒能力较强的半冬性品种。为确保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土里捂”的小麦也要保证越冬前种子萌动,所需零度以上积温约50℃左右。各地要根据天气预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研判,应播尽播,一般每亩播量25公斤,如果土壤粘重影响整地质量,可适当增大到30公斤,播种深度3-5cm。播种后还要注意查看种子萌动情况,一旦上冻前种子没有萌动,要及时寻求技术人员的帮助,采取应对措施。
 
  2.提高出苗质量,确保苗全苗齐。据调查,对部分已播种未出苗的地块,11月6-7日的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土壤出现板结,影响了小麦出苗。这类麦田要在小麦出苗前及时采取措施破除板结。一种方法为采用中轻度镇压,最好采用带波纹碎土功能的镇压器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小麦播种机空跑,掌握播种机的圆盘入土深度1cm,可以切碎板结层也不会影响小麦出苗。其次,土壤粘重的坷垃多的地块,种子在坷垃缝中吸水困难,也要进行镇压。应掌握在土坷垃半干半湿的时机镇压,镇压力度要适当加大,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碎土效果。镇压后可以弥合裂缝,使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发芽出苗。
 
  3.做好防冻措施,保障安全越冬。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生长量较小,越冬前无法形成壮苗,苗小、苗弱、根系少、不健壮,分蘖节积累的糖分少,不能形成粗大的分蘖节,抗寒能力低于适播壮苗。遇到较强冷空气及极端低温天气,更易受到冻害。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气候以拉尼娜现象为主,冬季气温偏低,因此更要做好小麦防冬季冻害措施。据调查,约三分之二的地块由于小麦播后土壤偏湿无法镇压,这类麦田要因地制宜做好冬季镇压,提高防寒能力。麦田镇压的原则一是压干不压湿,种子出苗后一般不宜镇压,尤其对弱苗;二是压软不压硬,指在冬前或早春镇压时要掌握适宜时间,在土壤上冻前,叶片已失水,此时如果墒情适宜可以镇压,对叶片损伤较小。在土壤封冻后,麦田经过一冻一化,地表有一干土层时进行。目前麦田土壤底墒充足,一般不需要灌冻水。但对于坷垃大、坷垃多的粘土地,可以酌情冬灌。冬灌后有利于在冬季通过冻融过程达到碎土的效果。
 
  四、春季水肥管理技术措施
 
  针对晚播麦的特点,早春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小麦早返青,加快根、茎、叶的生长速度,促进春季分蘖多发早发,扩大群体,提高分蘖成穗率。关键措施是促进土壤温度快速回升,同时保障适宜的土壤墒情和养分的充足供应。但实际上春季地温回升与墒情是一对矛盾,如土壤墒情过高会延缓地温回升速度,不利于小麦返青生长。但如土壤干旱严重,也会造成小麦返青晚、分蘖少、穗数下降。因此,应针对不同地块的苗情及墒情,抓主要矛盾,分类科学管理。
 
  1.狠抓早春期管理,促苗情转化升级。主要措施是锄划镇压,目的是增温保墒防倒。晚播麦根据春季苗情大体可分为二类:第一类群体比较足的麦田,返青初亩群体达到40万~60万。这类小麦由2种情况构成,一种是冬前苗龄达到4叶,有1个小分蘖。或是虽播种晚,但播量大,基本苗足。这类麦田是晚播麦中苗情最好的一类,主要依靠冬前蘖成穗,穗数有保障,早春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地温,促进生长。如土壤墒情较好,底肥充足,应将水肥管理时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而且群体越大,推迟的时间越晚,如果土壤墒情较好,最晚可到春4叶末期。推迟灌水利于促进地温回升,使穗分化提前,提高分蘖成穗率。据作者2015年于藁城进行的冀麦585试验,10月20日播种40万基本苗,拔节后期进行水肥管理的小麦比起身期管理的亩增产42公斤,增产率7.3%,产量达到613.9公斤。但如果土壤旱象很明显,应提前到起身期~拔节初期。第二类是返青后亩群体30万左右群体很小的麦田。这类麦田播种晚,冬前没有分蘖,而且播种量不够,很容易导致最终穗数的不足。早春管理的重点以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扩大群体,争取多成穗为主要目标。相对于土壤温度而言,干旱更不利于小麦分蘖的发生,应把改善土壤墒情为春管重点。一般麦田均应在小麦返青后抢时早管,改善墒情。如果墒情适宜应在起身期进行水肥管理,但不宜推迟到拔节期。
 
  2.科学运筹肥水,促增穗增粒。小麦起身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求显著增加。此期养分供应充足有利于促分蘖多成穗、成大穗。氮肥对促进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效果明显。对一般麦田来说,氮肥过量往往造成群体过大,后期郁蔽及通风透光差等弊端。但对群体不足的晚播麦而言则利大于弊,可根据苗情适量增施氮肥。在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适期播种小麦春季每亩追施纯氮养分6~7公斤,晚播麦可增加到7~8公斤。在肥料品种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含硝态氮和铵态氮的速效氮肥。在追肥次数上,起身~拔节期灌头水的地块全部氮肥可一次追施。返青期灌头水的应分两次追肥于返青期亩追肥纯氮3公斤,拔节期亩追施纯氮5公斤。
 
  3.加强中后期管理促提高粒重。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期灌水对保花增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适播小麦一般于开花期浇春2水,晚播麦应适当提前到孕穗期,保证此阶段0~40cm土壤水分含量在75%左右。灌浆期一般年份不需要灌水,但对于春2水提前到孕穗期的地块,遇开花后降水少的干旱年型,利用滴灌、喷灌设施在花后15~20天浇灌浆水,亩灌水量15方左右。晚播小麦更要注意做好“一喷三防”,尤其注重喷施叶面肥和促进生长类的生长调节剂,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光合高值期,增强对干热风的抵御能力,通过增加粒重实现丰产丰收。



日期:2021-12-22
 
标签: 小麦
行业: 粮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