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是人们日常膳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可随着“毒韭菜”、“脏草莓”事件的曝光,开始对“看不到的农残”惴惴不安,水果、蔬菜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果蔬上的农残主要来源于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有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许多种类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测算,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进行病虫害防治,则作物的损失率将高达37%,所以,使用农药是果蔬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害的必要技术措施。
目前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不能实现种植过程“零农药”。而农药一旦使用,不管是农药本身还是它的有毒代谢物或杂质等就有可能在农产品、食品以及环境中残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农药残留。
其实,有农药残留并不意味着不安全,农药并不等于毒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已明令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农作物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对食品中各种允许使用的农药,也有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其中详细规定了各类食物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及其最大残留限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仿生农药、绿色农药得以开发和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农药残留带来的安全风险。而且不论哪种农药,在种植过程中,只要按照规范使用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经过一段时间都会逐渐分解,完全可以保证其中的农药残留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通过科学的处理也可以有效去除果蔬上的农残,比如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揉搓30秒以上,配合去皮、焯水、加热等。所以,吃果蔬不必过分担心,别让农药“残留”在你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