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陈家长研究员领衔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创新团队,在Food Chemistry(JCR1区,影响因子7.514)、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JCR2区,影响因子4.556,连载2篇)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JCR2区,影响因子4.223)等环境与食品领域TOP期刊上发表了4篇研究论文,系统阐述和评估了我国养殖中华绒螯蟹重金属残留的膳食风险安全。
一直以来,甲壳类水产品由于特定的生理特性和营底栖的生活习性,在重金属残留引起的膳食风险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江苏、辽宁、安徽、山东等中华绒螯蟹主产区的3000余份样品进行分析,明确重金属残留值范围,追溯残留源头,获得了重金属总残留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发现整体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研究揭示了引起最高风险程度的危害重金属种类为镉、砷等,并通过团队自主开发的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C-ICP-MS)方法对砷的主要蓄积形态进行了分离和定量,以实验暴露和野外模拟结合的方式重现了镉、砷进入中华绒螯蟹体内的形态变化和转化过程。团队进一步创制风险-收益博弈模型明确了中华绒螯蟹饵料由配合饲料转化替代冰鲜鱼时的重金属残留风险变化程度;团队创制水产品摄入吸收模型首次评估了人体摄入中华绒螯蟹重金属残留的生物可及性(bioaccessibility)效率。该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江苏省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日期: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