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世界食品网

研究揭示非洲猪瘟病毒MGF505-7R基因与病毒致病力相关

   2021-08-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李江南546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非洲猪瘟多基因家族蛋白pMGF505-7R与非洲猪瘟病毒的致病力相关,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免疫逃逸的一种新策略,为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探索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非洲猪瘟多基因家族蛋白pMGF505-7R与非洲猪瘟病毒的致病力相关,揭示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免疫逃逸的一种新策略,为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探索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上。

  据翁长江介绍,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由于病毒的致病机制不清楚,而且缺乏商品化的疫苗和特效药物,非洲猪瘟的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的致病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先天免疫是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炎症反应和I型干扰素是先天免疫应答的重要成分。非洲猪瘟病毒如何逃逸宿主的先天免疫系统的监视,以及免疫逃逸策略与病毒致病力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
 
  该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多基因家族成员pMGF505-7R对白介素1β (IL-1β)和干扰素β (IFN-β)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敲除MGF505-7R基因的重组病毒能够诱导更高水平的IL-1β和IFN-β的产生。深入研究发现pMGF505-7R抑制IL-β基因的转录,并且其靶向炎症小体复合体抑制IL-β的成熟;而在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pMGF505-7R靶向干扰素调节因子3 (IRF3)抑制I型IFN的产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缺失MGF505-7R基因的重组非洲猪瘟病毒对仔猪体的致病力降低,感染猪血清中IL-1β和IFN-β的水平升高,组织器官病毒载量显著降低。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洲猪瘟专项项目、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中国农科院创新团队基金的资助。



日期:2021-08-09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