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整个肉类市场出现较大变化,尤其是生猪市场变化明显:
一是屠宰量大幅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二季度屠宰生猪277.7万头,同比增加104.2万头,增长60%;
二是省外销售明显增加;
二季度生产猪产品出场32.1万吨,同比增加10.7万吨,增长50%,其中省外销售17.5万吨,占总生产量的55%;
三是生猪及猪肉价格大幅下滑;
4、5、6三个月平均价格与同期相比降幅超过50%以上,6月21-25日降幅超过75%,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已经降至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猪粮比价一级预警警戒线。前两年,百姓面对价格超预期上涨的猪肉望而却步,出乎预料的是,不到一年,猪肉价格开始下跌,而且幅度之大,让人不敢相信,时至今日,猪肉的涨价潮来得很快,但没想到去得也快。6月底7月初生猪价格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最近我省猪价15元/公斤左右。生猪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反映了三个深层次诱因:第一是生猪市场的脆弱性凸显,小规模分散饲养占主导的现状没有根本的改善,短期行为,既得利益是其观念的主流,扎堆饲养,跟风式“压栏”或“抛售”等随意性运营方式,必然导致市场出现频繁波动;第二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生猪价格形成机制尚未构建起来;第三各级政府的调控能力太弱,国家收储2万吨,相对于庞大的生猪市场,无疑是杯水车薪。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县并未启动猪肉储备。
我国猪肉价格大幅下跌的背后,很多人归结于猪肉进口量过高,2020年,我国共进口了439.22万吨的猪肉,同比涨幅达到了108.34%。2021年的前5个月中,我国进口了196万吨的猪肉,同比增加13.7%。这样的进口量在加上连续五个多月的跌幅确实让大家产生了怀疑。
但是,进口猪肉并不是主因,充其量它是加速猪价下滑的一个因素而已。因为,我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量基本都在5000万吨以上,仅仅几百万吨的进口猪肉,是没办法对我国的猪肉价格造成较大的冲击的。
所以,猪肉价格下跌的主因还是在国内供给短期内增加了。今年5月份,我国的生猪存栏数同比上升了23.5%,基本已经恢复至了正常时期的水准。此时,超大数量的超大猪源开始集中出栏,供给量陡然增加,而消费跟进不足,供需关系的失衡,才是如今猪肉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消费习惯改变,牛羊肉、海鲜等猪肉替代品供应全面增长。一季度,牛肉产量165万吨,增长6.0%;羊肉产量104万吨,增长8.3%;禽肉产量562万吨,增长7.4%。替代品大幅增长,这是猪肉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他肉类市场较为平稳。二季度牛产品出场1.5万吨,同比减少0.3万吨,下降20%,其中省外销售0.7万吨,占总产量47%,省内0.8万吨;羊产品出场0.3万吨,同比下降11.7%,其中省外销售0.15万吨,占总产量的50%,省内0.15万吨;禽产品出场10.6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省外销售5.2万吨、省内5.5万吨。
当前,国家多部门多措并举,应对“猪周期”下行压力,同时,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确保市场供应。
针对猪肉价格持续下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农业农村部也采取四项举措,来有效缓解“猪周期”下行影响,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一是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把握生猪出栏节奏。二是加强非洲猪瘟的常态化防控。三是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产业链布局,通过提升现代化水平来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四是出台生猪生产调控方案,稳住能繁母猪存栏量,确保生猪产能安全。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我们在能繁母猪存栏量上得比较快的时候,提醒大家要注意把控一下生产扩张的节奏,在能繁母猪出栏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这种苗头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过度淘汰母猪。这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他们的市场调控的措施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对平抑“猪周期”会是一个这个很有效的办法。
日期:202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