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技术合作项目(TCP)“Support to sustainable use and management of sugar crop residues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糖料作物生态安全种植和资源循环利用”(TCP/CPR/3804)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FAO驻华代表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赤峰市农牧局和河池市糖业主管部门,以及糖料加工企业、废弃物处理企业、农业技术服务公司、种植户代表等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徐玉波处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Carlos Watson(文康农)代表、中国农科院资划所李文才副书记出席并致辞。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张忠军助理代表、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王岫嵩处长应邀出席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李旭东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糖料发展处陈拥军处长作为项目地方实施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科技与成果转化处刘爽处长和FAO驻华代表处傅荣女士共同主持。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
徐玉波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农业国际合作的有关情况,充分肯定了项目承担单位良好的工作基础,并对下一步项目实施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更好把握项目定位。根据既定目标,促进技术传播,推动技术合作,探索合作模式;二是加强沟通协调。要围绕项目任务,完善工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群策群力,高效协作;三是全面深化交流合作。积极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力争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从农业国际合作、农业外交的角度,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技术合作项目的TCP样板和南南合作的样板。
Carlos Watson(文康农)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粮食系统正处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向更可持续的粮食系统过渡,即粮食系统能够以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并能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该TCP项目是粮农组织和中国在追求绿色、农业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方面进行合作的试点。项目将引进一整套糖渣处理、营养施肥和土壤健康管理技术,目标是实现糖料作物的安全、高产、生态和可持续生产,改善农业生态管理,改善项目所在地的农民生计。除了这些有针对性的短期干预措施外,TCP还应致力于促进可持续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背景下,鼓励所有项目利益相关方在现阶段思考如何推动变革,为决策提供信息,促进包括妇女和青年在内的小农户能力发展,利用更多的资源和投资,将最佳实践和经验推广到中国其他地方,甚至整个地区和世界。
李文才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食糖消费国,食糖供应安全,不仅事关中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更影响到全体中国居民的消费安全。在新常态新背景下,做好中国食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糖料乃至整个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仍然十分重要且紧迫。如何尽快提升我国糖料作物种植与糖业可持续的供给,系统解决我国甜菜、甘蔗种植中土地条件差、种植管理粗放、化肥减施增效、废弃物利用、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攻克的科学问题。相信通过项目的实施,一定会在提高内蒙古和广西糖料作物优势种植区域的甜菜和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糖料作物生态安全种植与养分资源循环利用、更好地服务种植户、提高区域糖料作物种植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公室土地管理官员、项目首席技术官 Niino Yuji以“粮农组织土地管理工作分享:国际和区域视角”为题,作了线上报告。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刘红芳副研究员作为项目主持人,详细汇报了项目背景和实施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王旭研究员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郭荣研究员作为FAO项目专家,分别作了施肥与土壤管理和项目培训的技术报告。与会领导和专家就项目技术要点、项目规划,采购计划以及涉及的甜菜轮作、种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
该项目由农业农村部归口指导,中国农科院资划所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合作牵头,糖料作物种植户及技术服务企业参与,共同实施。项目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和转变,使健康土壤、生态安全种植、产业链效益增值的理念得到普及和传播,让种植业生产力潜力得到提升。项目区糖料作物分别选择内蒙古赤峰市的甜菜和广西河池市的甘蔗。项目拟通过创新实践实现甜菜、甘蔗生态安全种植,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和传播,就糖料作物优化种植技术体系有效地指导当地种植户。
日期: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