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业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技术提升没有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养殖短板比较突出,模式结构不够合理,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成为当下小龙虾养殖业者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平行论坛二——小龙虾养殖技术创新论坛聚焦行业关注的问题,邀请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胡火根站长,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克氏原螯虾岗位科学家唐建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教授魏开金,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陶忠虎等专家学者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龙虾养殖户,就小龙虾养殖技术创新、模式转型等角度进行深入的讲解、交流和探讨,共同促进小龙虾养殖业的繁荣发展。
“我国小龙虾产业GDP从2016年的1640亿到2019年的4111亿,持续攀高,多年来保持高效快速发展。但主产区小龙虾供给季节性明显,冬春两季供应量不足,严重制约着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据海南稻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高级副总裁黄昌隆介绍,海南省年平均气温23~25度,特殊的热带地理位置和区位环境,使得海南热带全季小龙虾成为弥补冬春两季全国市场短板,填补市场空缺,从源头上解决小龙虾养殖受地域和季节因素限制而供应链不足的问题,将成为中国千亿级小龙虾经济体突破瓶颈的核心要素。
“因去年价格影响,今年小龙虾养殖会理性发展,大规格虾更受市场欢迎价格相对有保障,小虾价格波动大,可能会有滞销出现,部分养殖户趋向养大虾”,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克氏原螯虾岗位科学家唐建清表示,目前小龙虾养殖模式呈现多样化、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目前小龙虾养殖的主要模式有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池塘虾蟹混养模式、池塘主养模式、大棚养殖小龙虾模式以及藕塘(田)养殖模式,“其中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又分为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稻虾共作种养模式、放养幼虾-稻虾轮作模式、稻田虾蟹轮作种养模式,以及稻-虾+N(鸭、鳖)轮养共作模式”。
关于未来的小龙虾养殖发展趋势,唐建清认为主要有五个,第一是从大养虾向养大虾发展;第二是养繁分离,提高养殖的可控性;第三是错峰养殖,实现提前上市或延后上市提升养殖效益;第四是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第五是规模生产能拓展消费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还要品牌经营的意识,通过品牌化的运营提升综合效益。
“虾稻共作只是一个平台,根据不同的时期的市场需求,可以开展多种不同的养殖模式”,据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陶忠虎介绍,目前虾稻共作主要有三种模式,虾稻共作繁养一体标准化模式、虾稻共作繁养分离模式和虾稻共作立体综合生态模式,“虾稻共作繁养一体标准化养殖模式是一种基础模式,是当前生产的主要模式,该模式生产一季稻两季虾,以生产小规格虾为主,其幼虾比例占到整个养殖产品的50-60%,主要以前期生产虾苗、中期卖大虾、后期为加工企业提供库虾为主。”
而虾稻共作繁养分离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分别建立小龙虾的生态繁育区(20%面积)和商品虾养殖区(80%面积),繁育区前期培育虾苗,中期生产大规格商品虾,后期卖库虾;养殖区以养大虾为主,每年清塘后投放虾苗,前期收获大规格商品虾,后期收获库虾。虾稻共作立体综合生态模式则是小龙虾繁养一体化的另一种模式,通过投放小龙虾天敌水生经济动物,如鳜鱼、黄鳝、乌龟、甲鱼等,以消灭部分虾苗,降低小龙虾养殖密度,达到生产大规格商品虾和小龙虾疫病生物防控的目的。
“稻虾育养分区是从过去那种靠卖苗卖库虾走向循环养殖,可持续发展;是从过去一味讲规模、论产量、重速度走向讲规格、论品相、重质量、求效益的;是摆脱之前盲目、浮夸、投机的早期状态,走向专业、精准、可控的一种模式。”公安县泥香家庭农场负责人毛泽俊从循环养殖生产流程、稻与虾的模式切换与生态轮休、养成区密度控制和生态还原等三方面介绍了繁养分离模式的关键环节与要点,“养成区都是自繁自养多年,怎么样确保它的密度能够被控制?如果自身密度控制不了,就谈不上育养分区?养成区密度控制是养殖户一定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
“虾苗经济消失,库虾经济萎缩,我们不仅要养大虾,还要养高品质大虾”,潜江虾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居茂从七个方面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大面积平底池优势越来越明显;控苗要从控种开始;干法越冬,错峰上市;杀虾保草,建立好生态;分批上水,分批出苗;“要有正确的喂养观和捕捞销售观,少用投入品,不自配料,慢养,以培菌配藻为主;合适的地笼,足够的地笼能捕就捕、不等价、不赌价、该卖就卖”。
“2020年新塘口数量减少,导致虾苗供大于求。很多老塘口虾苗密度大,导致养殖出的成虾规格小,再加上集中上市,成虾价格低。对比2019年,2020年稻虾客户盈利比例、盈利数断崖式下跌。”海大集团高级工程师吴兵总结认为,这是“成也虾苗,败也虾苗”。“养殖是模式驱动型的行业,海大集团在小龙虾养殖模式研发、总结和推广上下足了功夫”,据了解,“345”模式是龙虾养殖红利时代(2015-2018年),推广普及对小龙虾养殖的理解;“原塘三早”模式是理性时代(2019年-2020年),依托三波苗理论,凸显第一波苗的价值,推广三早模式,优化小龙虾养殖技术;育养“1+N”模式是针对基地型、多塘口客户,合理规划养殖,降低密度,养出成品虾;高温虾模式是解决高温期养殖难的问题,提升养殖效益;“244”模式是针对精养客户,养出品质虾。
日期: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