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市场信息引导和服务,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组织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热科院、中国食用菌协会等有关机构的专家,形成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市场与产业分析调研报告。经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同意,中国农业监测预警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将全文转载《特色农产品市场与产业分析调研报告》。
由于百香果当年种植,可当年结果,多批开花,长期挂果,经济效益较高,属“短、平、快”产业。为全面了解我国百香果生产和市场状况,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委托成立专题研究组,通过查阅资料、电话咨询、企业调研、生产基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国百香果产业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百香果产业已成为我国多地培育的优势特色新兴产业和脱贫攻坚帮扶产业。2014-2018年,我国百香果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百香果主要以鲜果消费为主,消费模式以线上消费为主;产地收购价波动较大,市场批发价波动较为平缓;进口持续增长,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未来1-2年,预计百香果种植面积将增长较快,单产水平提高,消费群体及区域将逐渐扩大,百香果加工技术将日益完善,加工企业增加。
一、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
1.种植面积、产量快速增长,单产稳中有升。2012年,我国(不含台湾地区,下同)百香果种植仅约1万亩左右。到2014年得到了迅速发展,此后百香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5.1万亩和5.7万吨迅速上升到2018年的70.9万亩和63.5万吨(图1),年均增速分别为98.6%和85.7%。近5年平均单产973.1公斤/亩。从2015年起,单产水平呈稳定增长态势,2018年,全国收获面积55.4万亩,单产达到1146.2公斤/亩,比上一年增长24.2%。
图1 2014-2018年我国百香果生产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海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整理。
2.优势产区逐步形成。目前我国百香果主产区是广西、福建、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区(图2)。其中广西为最大产区,其次为福建。2018年广西和福建两省(区)种植面积及产量合计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0.9%和66.2%。
图2 2018年我国百香果主产区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同图1
3.商业化种植品种集中。目前我国百香果主栽品种有‘台农一号'’紫香一号‘’满天星‘’黄金百香果‘等。主产区广西主栽品种为’紫香一号‘’台农一号‘’满天星‘;福建省主推由’台农一号‘驯化改良的新品种’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2号‘;广东主栽品种为’台农一号‘’黄金果‘’紫香一号‘’满天星‘。
(二)消费
1.近年来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百香果深受不少消费者的欢迎,尤其受年轻女性消费群体的青睐。据天猫统计,百香果女性消费占比超过男性,约占七成以上。各省人民偏爱水果调查显示,湖南省对百香果情有独钟。
2.线上消费量居水果前列。我国百香果鲜果消费量约占总产量的80%左右,约50万吨。消费模式主要以线上消费为主,依托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平台,借助线上渠道走向全国市场。据天猫数据统计,2019年6月百香果销量占全部水果销量13.9%,位居全国全部水果销量第三位。
(三)加工流通
1.加工比例较低。目前我国大部分百香果主要作为鲜果销售,加工率较低,约为8%。其中,2018年广西百香果加工量为1.9万吨,仅占总产量的8.6%。
2.深加工逐渐受到重视。为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近年来广西、福建等地逐步重视百香果深加工发展,加强百香果加工企业的引进与合作。
(四)进出口
1.进出口贸易总量不断增长,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我国百香果贸易以百香果果汁进口为主。据海关信息网数据,近三年,我国百香果汁进出口量和进出口额呈不断增长趋势(图3)。2019年进出口总量和总额分别为15642.9吨和19239.1万元。进口方面:2019年百香果汁的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为15613.4吨和19187.2万元,贸易逆差19135.4万元。出口方面:2019年百香果汁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29.5吨和51.9万元。目前仅有少量鲜果出口至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国家及地区。鲜果进口主要通过边民互市渠道从越南西贡、嘉莱陆运至凭祥关口进入。
图3 2017-2019年百香果果汁进出口贸易走势
数据来源:根据海关信息网数据整理
2.进出口主要来源国及趋势变化。我国进口百香果果汁90%来源于越南,其他少量来源于泰国、厄瓜多尔等国家。主要出口地为巴西和荷兰(2019年)。2017-2019年,进口量和进口额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自越南累计进口达20720.9万吨,进口额累计达2.6亿元,分别占三年总进口量和总进口额的94.9%和89.8%。由于鲜果消费市场扩大,消费量逐渐增大和加工技术不断成熟,近三年来果汁出口总量和总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五)市场价格
1.产地收购价波动较大。近两年,百香果地头收购价波动较大,如2017年广西紫果为2.7元/斤,2018年为4.3元/斤,2019年为3.0元/斤。2019年,全国百香果综合地头平均收购价5.1元/斤,其中4-6月地头平均收购价较高(图4),主要是由于二年苗或秋种苗开始有少量果陆续上市,市场价格走高。
图4 2019年全国百香果地头收购月平均价走势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百香果产销平台及调研数据整理
2.市场批发价波动较为平缓。2015年综合平均批发价为5.6元/斤,2017年最高,为9.1元/斤,2019年为8元/斤,比上一年下降6.2%(图5)。2019年市场批发价波动较为平缓(图6),5月最高达到9.3元/斤,初步分析认为,越南百香果通过边贸进入国内市场,填补了5月国内市场空档期。
图5 2015-2019年全国百香果市场批发价变化情况
图6 2015-2019年全国百香果月均价对比图
图5、图6数据来源:根据农价云平台及调研数据整理
(六)成本收益
根据品种和生产者类型及调研结果,以及参考这两年百香果地头平均收购价,测算投入成本及收益。
1.紫果系列。散户前两年每年每亩投入成本为1450元,第一年亩净收益为3350元,第二年为4550元;小规模种植户前两年每年每亩投入为3850元,第一年亩净收益为2950元,第二年为6350元;标准化生产基地前期投入较多,前两年每年每亩投入为6950元,第一年亩净收益为2930元,第二年收益可达8250元。
2.黄金系列。散户前两年每年每亩投入成本为1600元,第一年亩净收益为2900元,第二年为4400元;小规模种植户前两年每年每亩投入成本为4000元,第一年亩净收益为3600元,第二年为5880元;标准化生产基地前两年每年每亩投入成本为7300元,第一年亩净收益为4700元,第二年为12700元。总的看,种植百香果经济效益可观。
二、百香果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种植面积将增长较快,单产水平提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着百香果种植栽培配套技术不断成熟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支持下,种植百香果的热情将进一步提高。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有所增长,单产水平也有所增长。
(二)消费群体及区域逐渐扩大。随着电商物流业快速发展,百香果消费群体和区域会逐渐扩大,消费市场将得到很大拓展,预计2020年消费量继续明显增长。
(三)加工技术日益完善,加工企业增多。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加工工艺将不断完善,全国以百香果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将不断增加。
三、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据2019年不完全统计,各省(区)国家贫困县种植百香果情况如下:广西27个国家贫困县均有种植(种植面积为9.0万亩,产值30663.4万元);贵州13个,约占全省国家级贫困县的26%;云南8个,约占全省国家级贫困县11%;海南2个。百香果产业扶贫效益不断提升,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如广西忻城县2014-2018年通过百香果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达13978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30232人。
(二)主要经验做法。近年百香果成为广大农户尤其是贫困地区贫困户快速致富新兴产业,为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已形成了“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村级集体经济、经济能人“一帮多”带动等多种发展模式。
(三)典型案例分析
1.广西忻城县众智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扶贫案例。广西忻城县众智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底投资588万元创建优质高产百香果(核心)示范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百香果产业,辐射带动欧洞乡农户种植8200亩,其中贫困户592户。据该基地负责人介绍,百香果产业让当地农户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通过龙头企业建设示范区,以合作社为载体,促进带动农户抱团发展,改变了农户单兵作战,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有效地推动百香果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2.广西凤山县中亭乡中亭村扶贫案例。广西凤山县中亭乡中亭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推行“资源入股”模式,采取“企业+合作社+行政村”经营形式,整合各类扶持资金220万元和村民入股股金128万元投入520亩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由企业、合作社、行政村保本增效经营,创造村级集体经济长期稳定。2017年合作社收益除投入再生产外,村集体分红10.78万元,2018年分红17.6万元。通过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党支部+党员+合作社”相结合模式,把党员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经济优势、市场资源结合起来,组织带领贫困户共同种植、管理,帮助贫困户找到长期稳定致富增收渠道,增强了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
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
(一)主要问题
1.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苗市场疏于管理。目前,主产区大型百香果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欠缺,无毒苗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种苗供应商大部分没有备案、没有检疫和无证经营,生产的种苗质量良莠不齐,劣质苗、带病毒现象普遍。
2.种植管理普遍粗放,产量质量有待提高。百香果属于新兴产业,绝大部分农户首次接触百香果种植,缺乏栽培和管理经验,加上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指导较少,很多种植户选苗、搭架、用肥、用药不规范,粗放管理普遍。
3.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薄弱。在主产省区,百香果规模化深加工产业还未形成,多数以初加工为主,主要集中在果脯、果冻,部分果汁和饮料等,缺乏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不强。
4.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百香果规模种植经营主体数量占比不高,规模效应不足。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合作社运作不够规范,合作基础薄弱,仍停留在初级农产品销售上,统一服务和销售能力不强,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二)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市场对百香果果品需求已从数量型向品质型转化,因此对品种选择、水肥管理、促花保果、病虫害防冶等种植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百香果高产种植技术还比较缺乏。
2.管理风险。百香果主产区多为贫困山区,农村青壮劳力越来越少,普遍存在用工难、用工成本高、管理上不去等问题。
3.市场风险。百香果鲜果存在低质低价竞争现象,近几年种植规模较大的紫果系列价格波动很大,产地收购价格“起起落落”,地头价高时达8元/斤,低时不到2元/斤。
4.病毒病等风险。病毒病等对百香果产业危害较大。育苗期易感染病毒病,一旦感病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果实木质化或畸型变小等问题,几乎无一幸免。
5.自然灾害风险。百香果对气候条件要求较高,遇到自然条件不好的年份时,对百香果果品的品质以及产量会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低产甚至绝收。
五、政策措施建议
(一)生产环节
1.加快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保障源头安全。加强与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建立高标准无病毒种苗基地,推进百香果无毒苗的产业化培育,建立适合产业应用的无病毒种苗繁育供应体系,并规范种苗市场。
2.建立高标准生产栽培示范基地,创新种植管理。加强种苗繁育技术、病毒检测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果品分级等配套栽培技术规程与标准制定,建立高标准生产栽培示范基地,推广百香果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模式。
3.积极发展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百香果加工业发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深加工业,培育和引进加工企业,开发百香果深加工系列产品,形成从种植到加工完整产业链。
(二)市场环节
1.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主产区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现代化百香果物流中心,建立具有仓储、加工、运输等功能的产业组织,同时建设配套咨询、维修等服务项目,发挥物流中心集约和调节优化等功能。
2.多种流通业态并行,拓展销售渠道。建立以“互联网+百香果”的全新营销模式,构建多维立体产品营销模式,打造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成熟“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形式,拓展销售渠道。
3.建立产销联盟,减少农产品供给波动性。由政府牵头搭桥,在主产区成立产销联盟,引导百香果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紧密共同体,同时搭建产销平台,多渠道及时发布农产品需求信息。
4.注重品牌谋划,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百香果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强品牌包装和谋划,挖掘当地百香果亮点品质,深化提升地域特色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优质百香果品牌,实现品牌溢价。
报告撰写人:
李玉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梁伟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日期: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