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虾夷扇贝的人工育苗技术

   2006-06-28 373
核心提示:虾夷扇贝人工育苗主要包括饵料保种和饵料培养、亲贝的采捕和蓄养、采卵和孵化、幼体选育培养、附着基的投放和附着稚贝管理等过
        虾夷扇贝人工育苗主要包括饵料保种和饵料培养、亲贝的采捕和蓄养、采卵和孵化、幼体选育培养、附着基的投放和附着稚贝管理等过程。

  (1)亲贝采捕和蓄养:准确地掌握好虾夷扇贝繁殖期,在繁殖期内将亲贝采回在室内蓄养,经过近10年观测,我国黄海北部虾夷扇贝繁殖期为3月底至4月中旬,此时海区水温为3—5℃。为了不错过季节,因此应于3月底将养在海区浮筏上或海底增殖满2龄,体高10厘米左右的成贝采回室内蓄养,不过,为了充分利用育苗设备,有些生产单位进行两茬育苗,在其繁殖期前的2月初就将亲贝采回于室内进行升温促熟,提前采卵育苗。

  亲贝采回来后要及时除去外表附着物,并刷净污泥,挑选健壮个体,并将雌雄分开,用灯笼网笼装吊挂于池中,也可直接放在池底,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0—50个。

  亲虫蓄养过程,每天全量换水1—2两次,换水时将死贝拣出并除净池底污物,在亲贝蓄养过程中,如为升温促熟,必须投喂足够单胞藻。

  (2)获卵:在亲贝蓄养过程中,自然排放是一种较好的获卵途径。自然产卵不但卵的质量好孵化率高,而且幼体也健壮,但不能做到不计划的集中获卵,为了做到有计划的集中得卵,通过阴干、升温刺激采卵,也是一种简易的获卵方法。但这种方法必须是在性腺充分成熟时才有净利润要一般是在蓄养过程中,发现有排精产卵时进行。其做法是将亲贝捞出放在池台上阴干1小时左右,然后挑选性腺丰满个体,雌雄分开放在水温比蓄养池水温3℃的水泥中诱导排放,当卵量达100—200个/毫升时,即可将亲贝移到另一水池让其继续产卵,然后取精液黧数倍进行人工授精,镜检观察,控制适宜的精子数量,这种采卵方法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3)孵化:将受精卵加水稀释或分池使密度控制在50个/毫升左右进行孵化,为了防止受精卵沉底堆积影响孵化效果,在孵化过程中,每隔1小时用木耙将水搅动一次,至发育到担轮幼体期为止,在水温12℃左右条件下,约径70余小时可发育至面盘幼体期。

  (4)幼体选育培养:当幼体发育至面盘幼体时,即可用NX-103筛绢制成的拖网拖选进行培养,如果幼体数量较少则可再用网箱排水浓缩收集,幼体密度直接影响其培养效果,虾夷扇贝幼体培养密度以7个/毫升为宜,刚选育时,收于水质干净,幼体也较小(一般体长只有100微米左右)所以可以不需加满水,只加1/2,第二天一次或分两次加满,培养池水温应与孵化池水温保持一致。

  加满水后第二天开始用NX-103筛绢制成的滤棒(鼓)进行换水,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水1/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死亡幼体、死亡的饵料和水中悬浮物逐渐下沉池底,所以除了经常换水外,还必须每隔5天左右,采取选育方法进行一次倒池,以保证水质洁净。

  适宜的饵料种类和密度是育苗成败主的主要因素,饵料以湛江叉鞭金藻和塔胞藻(或扁藻)混合喂养(以湛江叉鞭金藻为主)效果最好,日平均投喂上述单胞藻数量按培育池水中密度计算为2万—3万个细胞/毫升,这一数量就能满足其幼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饵料要做到少投勤投,不要一次投得过多,同时还得根据不同生长发育暑期确定投饵数量,如选育后几天内,由于幼体较小,摄食量较少,较大细胞也难于吞食,这段时间单独投喂少量细胞较小的湛江叉鞭金藻,以后随着幼体的增长,摄食量增大,这时,除了金藻外,还应混以塔胞藻(或扁藻),而且投量也相应逐渐增加,所投饵料要新鲜,不含或少含原生动物。

  水温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幼体生长发育的快慢和附着数量,为了提高育苗效果,在幼体培育过程中,必须采取升(控)温方法,其做法是先在预热池中将水温升到所需水温,每次换水时将升温海水送入培育池,逐渐提高育苗水温,每天升温幅度不超过1℃,至15℃左右时命名水温恒定在此幅度,当海区水温回升到15℃以上时不再(实际上也不可能)控温。

  (5)投挂附着基:在15℃左右的水温条件下,如果饵料种类适合,数量满足需要,则经过20天左右的培养,幼体就能结束其浮游生活而变态附着,此时需要适时地采用适宜的附着基投放池中,供变态稚贝附着。适于做附着基的材料很多,其中以直径6毫米左右的棕绳编制成的棕帘附着效果效好,但由于棕绳含有单宁、果胶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干净会适得其反,怎样才能将棕绳处理好呢?一般处理过程是:编制苗帘前先用1—2%(与棕绳重量比)的氢氧化钠在淡水中浸泡几天,以后换水清洗,至色泽较淡时取出拿到捶绳机上捶打清洗,然后理好编帘,编好的苗帘再放在铁锅中蒸煮,开锅2小时,煮好的苗帘再用干净海水浸泡,在浸泡过程中要经常换水,使用时再清洗至基本无色为止。

  当幼体即将结束浮游生活变态附着时,在其口沟后方、平衡器下方生出一个黑点称眼点,初生眼点小而不规则,第二、三天变成圆形且比较明显。此后游泳能力减弱,相继形成足,足伸出体外匍匐寻机分泌足丝附着。因此眼点的出现,是投放附着基时机的标志,由于幼体生长发育速度有所差异。出现眼点时间也有早有晚,因此投放附着基的时机应在眼点幼体比例达20%以上时开始。投得过早,因苗帘上沉降浮泥污物,影响附苗,同时也不便管理,如果投得太晚又将错过附着机会。

  投放苗帘前,先将池子洗刷干净,在洗刷干净的池底铺上一层底帘,底帘用石头压牢,加入新鲜海水,然后拖捞幼体、浓缩,收集至铺好底帘的池中,当天或第二天将表帘横挂或垂挂在用聚氯乙烯管焊接成的浮架上。

  下帘后要加大换水量和换水次数,同时增加投饵量,一般下帘后一周时间幼体就能附着完毕,当池中没有浮游幼体时,可不再用滤棒(鼓)而直接用胶管排水,当附着稚贝壳高达600微米左右时,可定量计数出池至海上进行育成,出池前应将室内水温逐渐降至与海上基本一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