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水产动物用药注意事项(一)

   2006-06-28 816
核心提示:目前,养殖户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大多数是采用药物治疗,部分养殖户由于不懂用药常识,有乱用滥用药物现象,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养殖户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大多数是采用药物治疗,部分养殖户由于不懂用药常识,有乱用滥用药物现象,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鱼病防治做到合理用药,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一种药物只对某些疾病有效,不可能有防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必须强调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科学地选用鱼药。有时在同一养殖水体中出现几种病,应首先对其比较严重的一种病使用药物,使该种病好转或痊愈后,再针对其余的疾病进行用药。因为如果在同一发病水体中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拮抗作用--作用互相抵消或减弱,对要治疗的某种疾病根本无效或效果差;(2)协同作用--作用相加或相乘,使药物大大增强,有时可能造成中毒事故;(3)无关系--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各自的药效不受影响,对所需治疗的疾病仍有通常的疗效,但这种情况通常很少。 

  二、了解药物有效成分及性能、掌握使用方法,注意水产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理化特性,在选择使用、管理和配用等都必须注意其特性。如高锰酸钾、双氧水必须现配才有效。有些药物虽然名字不同,但其有效成分是相同的,如鱼虾宁、鱼康、菌毒净、漂白粉等其有效成分,都是氯,养殖户如果不了解其成分、防治鱼病时重复使用这些药物,就会超过安全剂量,有可能发生中毒;有些养殖品种对某些药物很敏感,如虾蟹对敌百虫,淡水白鲳对孔雀石绿和有机磷等农药极为敏感,应禁止使用;有些注射用药物内服效果不好,甚至造成中毒,外用药物内服亦会造成后果,应注意。

  三、了解养殖环境,注意不同养殖种类、年龄和生长阶段的差异性,合理施放药量。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例如pH值、溶氧、盐度、硬度、水温、浮游生物数量及密度等都对药物的作用有一定影响。施药量正确与否,是决定疗效的关键之一,药量少了,就达不到防治目的,药量多了,容易导致水产动物中毒死亡。另外,不同养殖种类和同种不同生长阶段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正确估计施用的药量,这样才能既安全又有效的发挥药物的作用。

  四、注意用药时间。药物在鱼体内代谢或水中消解时间或用药间隔各不相同,用药时一定要技术人员要求或使用说明。决不能有病无病长期使用某一药物,否则,不但会降低药效或使病原产生抗药性,而且易使鱼类发生蓄积中毒。如全池泼洒敌百虫应间隔两天,防治寄生性和细菌性鱼病时用药顺序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即先杀虫后灭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