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盐碱地小麦高产栽培

   2006-06-26 421
核心提示:盐碱地可分为盐土地和碱土地。盐土地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土层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含量超过0.2%,pH小于8.5);碱土泛指含有
 盐碱地可分为盐土地和碱土地。盐土地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土层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含量超过0.2%,pH小于8.5);碱土泛指含有大量代换性钠的土壤,一般pH大于9.0。盐碱地都具有旱、涝、盐碱、薄,板五个特点,并相互联系,制约小麦的生长发育。
    盐碱地小麦的生育特点:
    (1)生育期:盐碱地小麦越冬早,返青晚,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籽粒灌浆期缩短,全生育期有所延长。
    (2)幼苗长势弱:盐碱地小麦初生根少,次生根发育晚,根量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短窄,分蘖晚,缺位多。
    (3)分蘖少、成穗不足:盐碱地小麦分蘖低于一般麦田,分蘖开始晚;进程慢,数量少,发育差,缺位多,成穗率一般亩穗数都在30万以下,在产量构成的三因素中,盐碱小麦穗数不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4)幼穗发育差,小花退化率高,穗粒数少:盐碱地小麦幼穗发育比一般麦田开始晚(晚3~5天)、结束早(早1~2天),分化期短6—7天,因此小花退化率高,穗粒数少。
    (5)灌浆期短、粒重下降:盐碱地小麦在籽粒灌浆的中后期由于受干旱、盐碱胁迫,绿叶面积急剧下降,植株早衰,灌浆期一般缩短5天左右,因此粒重下降。
    要提高盐碱地小麦产量,必须根据其碱、凉、板、薄的特点,采取改碱压盐、保苗播种和强化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
    (1)改碱压盐耕作。其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围埝乎整土地。“盐往高处爬”,土地不平是形成盐碱化的主要原因,在不平的地面上,高处比平整处的蒸发量大6倍,其积盐也多。据研究,平整土地后灌水的耕层中脱盐率高达70%,而不平地灌水的脱盐率只有31%,所以有“修畦如修仓,平地多打粮”,“治碱不平地,等于白费力”的谚语。二是排灌配套,灌溉压碱。灌溉是洗盐、压盐、肥地的重要措施,,但灌溉要挖好排水沟,做到有灌有排,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三是放淤压碱。就是把含泥沙较多的河水通过水渠引入到田间,并用减缓水流的办法使泥沙沉降下来,淤地改碱。这种方法改碱效果好、速度快、投资少。四是种植绿肥,培肥地力。盐碱地土壤肥力较差,种植绿肥是改造旱薄碱地、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五是增施有机肥,重施氮磷化肥。有机肥料肥效长,有机质丰富,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盐分上升,提高地温。施肥最好结合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改良土壤通气性,改善耕层水、肥、气、热状况。
    (2)在采取改碱压盐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保苗播种技术,其主要措施:
    一是选用耐盐品种。不同品种耐盐力差异很大,耐盐碱能力强的品种在盐碱地种植较不耐盐碱品种明显增产。
    二是适时早播,增育壮苗。因盐碱地较“凉”,小麦出苗及生长慢。因此盐碱地小麦应适期早播,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冬前有效积温,达到苗齐、苗壮。
    三是扩大行距,冲沟播种。冲沟播种可将盐翻到沟背,利用盐往高处爬的特点,使盐分集中在垄背,沟底形成含盐量相对低的土层,然后浅播、浅盖,起到躲盐、防旱、借墒、集中施肥等综合作用。
    四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盐碱地小麦实行地膜覆盖,可降低耕层盐分浓度,提高保苗率19.3%~29.5%。
    (3)强化麦田管理:根据“盐随水去、盐随水来”的水盐运动规律,采取综合农艺措施,保全苗、促壮苗,提高小麦耐盐能力。其主要技术措施:
    一是防死苗、保全苗。小麦播种后出苗不全或出苗后生长弱是盐碱地小麦的主要特点,因此在有灌水条件的地区,可适浇蒙头水或分蘖水,但蒙头水宜小,浇后及时松土破板。在冬前和返青两次返盐高峰前,采取“大水压碱保全苗”,并掌握“冬水易早灌、返青水适时灌,小雨勾碱必灌,地下水含盐量大于2克/升不灌”的原则。同时要勤中耕、细中耕,因为中耕对盐碱地保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谚有“种盐无别巧,勤锄是一宝”之说。
    二是促壮苗。盐碱地小麦早施肥、早浇水能促蘖增根,提高成穗率。追肥可在冬前或早春一次施入,且冬前追肥比早春追肥的效果要好,缺磷地块应提早追施磷肥。在中后期早浇拔节水、适时灌好灌浆水,以促粒增穗重,提高产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