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黄颡鱼几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方法

   2016-07-11 《科学养鱼》706
核心提示:一、发病原因 1.鱼池未经消毒,或消毒处理不严,或消毒药物失效。 2.苗种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变坏,降低了鱼的抗病力。 3.苗种期


    一、发病原因

    1.鱼池未经消毒,或消毒处理不严,或消毒药物失效。

    2.苗种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变坏,降低了鱼的抗病力。

    3.苗种期间投喂的浮游生物、水蚯蚓等活饵料未经消毒处理,带进了病原体;或者是因这些饵料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等,鱼吃了大量这类活饵料而致病;或因饲料腐败变质,或因投饲不匀,或是施肥不当引发鱼病。

    4.鱼种的体质差,或在运输过程中受伤而病原体侵入,或苗种本身带病。

    5.苗种和工具未经消毒处理,带进了病原体。

    6.水源不良,或者是病死鱼的交叉重复感染。

    二、预防措施

    1.彻底清理鱼池,严格清塘消毒。

    2.苗种放养时,先用2%~3%食盐溶液等药物消毒鱼体。

    3.放养体质健壮、规格大的无病害苗种。

    4.最好不喂来自城市污水池、排水沟里捞来的水蚤、水蚯蚓等活饵料,采用人工培养活饵料的办法。

    5.不喂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投饲原则,肥料经充分发酵腐熟后才下塘。

    三、几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方法

    1.出血性水肿病

    (1)病原:据初步研究,病原体系细菌类。

    (2)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色脓液,肝脏上有黄色斑块,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3)危害及流行:该病在苗种和成鱼饲养期间危害最大,有时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地旋转,不久即死亡。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在高温季节暴发,来势猛、蔓延快,水温25~30℃时出现病鱼大批死亡现象。

    (4)防治方法:

    ①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池水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②适当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
    ③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用量100克/亩米,隔日再用一次,连用2次,进行水体消毒。内服氟尔康,每千克饲料添加2~3克,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5天。
    ④在投喂鱼肉浆或鲜鱼块时添加1%的食盐,然后定时、定点投喂。

    2.肠炎病

    (1)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

    (2)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病鱼离群独游。剖开鱼腹,病情较轻者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血脓充塞肠管。

    (3)危害及流行:主要危害鱼种及成鱼。这种病很可能是由鱼类直接传播的,因而病鱼与健康鱼混养,可传播该病。由于病菌可在池塘淤泥中生存,因此感染也可能来源于淤泥,瓦氏黄颡鱼摄食的浮游动物和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中的鱼浆肉等也可能携带该病菌。

    (4)防治方法:

    ①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池前用2%~3%的食盐溶液洗浴消毒。
    ②坚持不投霉变腐败的饲料,活性动物要用2%~3%食盐溶液消毒。
    ③用0.3毫克/升“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每天1次,连续3天。投喂“克菌威”药饵,每100千克鱼用“克菌威”8~1O克加“菌克”4克拌饵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用4~5天为一个疗程。

    3.水霉病

    (1)病原:水霉菌。

    (2)症状: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向内、外生长,蔓延扩散,似灰白色的棉毛。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也就成了死鱼卵。

    (3)危害及流行: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表有伤口的苗种和成鱼。

    (4)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②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
    ③用水霉速克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连用2日;也可浸浴,每立方米水体用2~4克,浸浴30分钟。

    总之,对待黄颡鱼的疾病,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在生产实践中,鱼病的暴发往往是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对并发症的防治难度也就更大,即使已有特效药治疗,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也是难免的。提倡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掌握防治鱼病的主动权。此外,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各种药物比有鳞鱼更为敏感,用药浓度一定要谨慎把握,使用量必须低于常规用量,且在用药后须有专人观察鱼情,3小时后即向鱼池大量冲水,以防造成慢性毒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