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犊牛饲养的注意事项

   2016-02-28 牛羊天地667
核心提示:注意提高犊牛成活率母牛妊娠后期要做好保胎工作,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安全分娩。在怀孕期间要防止惊吓、鞭打、滑跌、顶架等,特
 

注意提高犊牛成活率

    母牛妊娠后期要做好保胎工作,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安全分娩。在怀孕期间要防止惊吓、鞭打、滑跌、顶架等,特别对有流产史的孕牛要采取保护措施,服用安胎药物或注射黄体酮等。

注意犊牛培育工作

    怀孕期母牛的营养水平与初生牛的体重和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初生重大的犊牛一般较易成活,加强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出生后要立即使幼犊牛吃上初乳,以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为了提高初生犊牛的抵抗力,可以初充一些三合维生素(A.D.E)制剂或用紫外线及红外线照射,提高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和其他生物活性。初乳期一般47天,喂量为体重的10%15%,乳温36℃,人工哺乳防止呛奶现象。结束后立即转入犊牛群,用混合料饲喂;犊牛的早期初饲可促进牛瘤胃的发育,一般出生后710天开始训练其采食干草。要在犊牛牛槽或草架上放置优质干草任其自由采食,促进瘤胃发育,防止舔食异物;犊牛生后1520天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甜菜叶等。2月龄开始喂给青贮饲料,为早期断乳奠定基础。为了培育出健壮而又适于集约化管理的幼牛,断奶后最好尽可能利用放牧条件,加强运动,保证幼牛采食到新鲜、可口、营养丰富的豆科、禾本科牧草,注意运动和光照,促其生长发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呼吸、血液循环器官司的发育,而且有利于锻炼四肢,防止蹄病。

注意犊牛哺乳期的饲养

    犊牛在哺乳期应单栏饲养。断乳犊牛采取大栏散养或拴系饲养。犊牛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光照充足,空气新鲜。犊牛栏要经常打扫,勤换垫草,保持干燥卫生,每天要坚持刷拭牛体1-2次,对犊牛皮肤起按摩作用,可促进呼吸及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可以防止寄生虫滋生及皮肤病的发生,建立人牛亲密关系。初生犊牛的称重在被毛干后第一次喂初乳前进行。摄影、测尺和编号,随后进行登记。犊牛编号常用塑料耳标固定在牛的耳朵上。根据育种和生产需要,犊牛在初生3-6月龄进行称重和测定体尺,转入育成牛群饲养。

注意犊牛的饲喂时间

    犊牛喂料过早或过晚,都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利。那么在什么时候开始喂草料最适宜呢?实践证明,犊牛到3周龄开始喂给草料最为适宜。因为犊牛初生时(也就是在3周龄以内),其瘤胃、网胃、瓣胃都很小,不具备消化草料的能力,也没有微生物和纤毛虫存在,只能靠吃乳汁进入真胃供吸收利用。如果这时喂给草料,会加重犊牛瘤胃、网胃、瓣胃的负担,引起疾病。如果开始喂草料过晚,其胃肠得不到锻炼,瘤胃、网胃、瓣胃生长发育慢,其容积过小,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犊牛从3周龄以后,瘤胃、网胃、瓣胃迅速增大,而且由于接触少量食物和饮水,微生物随着口腔进入前胃(瘤胃、网胃、瓣胃),这时,犊牛也开始出现反刍。此时开始喂鲜嫩的青草、野菜、优质干青草、粉碎的精饲料等,并随着周龄的增长增加喂量及粗饲料的数量。这样,既避免了因前胃过于幼嫩而引起疾病,又可使前胃的发育加快,促使瘤胃内微生物和纤毛虫的繁殖和生长发育,使其消化饲草和饲料的功能逐渐加强,为牛以后采食大量的粗饲料,长大个、多增重打下良好基础。

注意犊牛的转群与育成期的饲养

    犊牛满6月龄即转入育成阶段。应将它从犊牛舍转出,转移到育成牛舍进行饲养。从6月龄到18月龄这一时期的培育,对牛体的生长发育及今后的生产性能都十分重要。

    1周岁内,应以青粗饲料为主,喂给优质的禾木科与豆科干草或青草。另外,每天还应补给1.52.5kg混合精料。食盐和骨粉或混在精料中喂饲,每天每头给2530kg,每天喂饲3次。先喂精料,后喂多汁饲料和粗料。在喂料后稍停片刻再饮水。

    青贮料和块根类都是育成牛的良好饲料。实践证明,少给精料,增喂于草、青贮和块根等饲料,对它的生长发育很有利。因此,满周岁后,饲料安排可以考虑如下定量指标:精料11.5kg,青贮及块根饲料1416kg,干草89kg,适量的食盐和骨粉。待至18月龄,进入繁殖配种时期,则应注意满足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冬季及早春应合理进行调剂,固定槽位,拴系饲养。同时,要创造条件使之得到充足的运动,以增强体质。为了强化牛体的代谢机能,做到人牛亲和,应经常刷拭,合理调教。

    种用小公牛和使役牛一般在满面1周岁时需进行穿鼻,同时戴上鼻环。发育良好的个体,穿鼻的时间可在8月—10月龄时时行。穿鼻前,先将小牛拴好。术者站立在牛的前方,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掐住牛的鼻中隔,在穿鼻部位涂以浓碘酒。消毒后,以右手持穿鼻器在鼻中隔紧贴鼻软骨的部位穿透。穿孔的大小,以适于带鼻环为度。如无穿鼻器,可用套管针或竹签代替。实践证明,竹签穿鼻的效果很好。竹签长15cm,直径0 .6cm左右,一端削尖,阴干后,浸入植物油或凡士林中,经5天—6天取出,火烤至灼热,再浸入油中。这样反复处理两三次即成。穿孔完成,须再涂一次碘酒,随即用一根消毒过的树藤或树根(与鼻环的粗细一致,长度约30cm,表面刮净)穿好,待1周左右,创口已愈,即可取下树藤,戴上鼻环。小公牛第一次带小号鼻环。一年以后须更换大号鼻环。此后,终生使用,不再更换。

    育成期是牛投入生产利用前的准备时期,本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它的终生生产力水平,因此,应予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国外养牛业由于普遍采取犊牛早期断乳的方法,犊牛期与育成期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一般按生后两个月之内为犊牛培育阶段,从三月龄到初配则为育成阶段。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