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河蟹育苗把好“五关”

   2014-12-03 602
核心提示:我们认为,搞好河蟹育苗,应把好五关:一、布卵关:布卵密度要按水质环境、饵料供应及育苗配套设施标准等实际情况确定。生产条件
 我们认为,搞好河蟹育苗,应把好“五关”: 
    一、布卵关:布卵密度要按水质环境、饵料供应及育苗配套设施标准等实际情况确定。生产条件好、设备标准高的育苗室,布卵密度可适当提高,否则要适当降低。目前的育苗水平是:从布卵到大眼幼体出池,一般育成率为10-25%,单方水体出苗量在0.25-0.4千克。我们认为较适宜的布卵密度应掌握在30-40万粒/立方米。
 
    二、水温关:水温是幼体正常变态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水温过低,延长变态时间,水温过高,又影响幼体质量。因此育苗期间的水温,不能时高时低,造成温差过大,一般Z1阶段水温要控制在21℃左右,以后每变态1次,水温提高1-1.5℃左右。
 
    三、水质关:在目前水质不同程度遭受污染的状况下,育苗用水要达到三项标准。一是要配备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室外蓄水沉淀池,轮换消毒,轮换用水,有条件的育苗单位可配套沙滤设施。二是增温水体与育苗水体的配比要达到1:1,以满足育苗期间的排、换水需要。增温水体不足,可用育苗池做增温池,应避免大水体育苗,小水体预热、排、换水失调。三是处在高盐区域的育苗室要配备浅水井,以调节育苗用水的盐度,保证幼体的正常脱皮变态生长。
 
    四、饵料关。饵料是幼体维持生命、保证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投饵多少,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幼体的发育速度、体质强弱和水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育苗期间,不仅要千方百计保证投喂数量,而且要强化饵料质量。确定投饵数量时不能照搬书本,关键在于经常检测幼体肠道的摄食情况和观察水中有无剩饵,要做到无饵则投。Z1-Z3期投喂饵料品种以单胞藻和蛋黄为主,并搭配投喂一定数量的酵母;Z3期可少量投喂卤虫幼体;Z4-Z5期以投喂卤虫幼体为主,大眼幼体期以投喂卤虫成虫为主。育苗技术人员对全面育苗情况及每阶段应投喂的饵料数量和品种必须心中有数,并提前做好准备。卤虫孵化水体不足时要提前由育苗水体中调剂,避免出现"幼体多、饵料少,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的现象。
 
    五、出池关:苗种进入大眼幼体期后5-6天即可出池,出池前更要投足饵料,保证苗种健壮,进入大眼幼体第二期开始进行水质淡化,盐度日降幅度控制在5左右,到苗种出池时水质盐度要降到5以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