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业的起源与传播:柞蚕发源于中国的山东半岛,作为经济昆虫在未被开发利用前,属于野生状态,栖息在天然柞林里自生自长。
柞蚕业的提倡,早在东汉初期即有。公元3世纪,古人从以柞蚕茧作绵发展到能够抽丝捻线织绸,至宋、元之际,柞蚕业进入发展时期。到明代中期以后,柞蚕业发生巨大变革,开始由采集利用野生蚕茧,逐渐过渡到人工放养生产柞蚕茧了。柞蚕的人工放养,开始仅限于山东一地,直到明末清初,柞蚕生产才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清代是中国柞蚕业传播的盛期。
柞蚕业的发展和现状:到20世纪初期,柞丝出口额由19世纪末叶每年的200-300t,增加到1,000-2,000t,大大刺激了柞蚕生产的发展。到20世纪10-20年代,是中国柞蚕业最兴盛的时期,其中1921年创有史以来最高生产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柞蚕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1955年达到6.35万吨。到50年代,柞蚕生产又有很大波动,到70年代初,仍处于低产和中等产量的生产水平。70年代后期,柞蚕生产开始持续发展,1980年产茧量达到7.57万吨,创造了建国后最高生产水平。
中国柞蚕茧生产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等省区。柞蚕茧的主要产区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豫西山地,这样柞蚕茧集中产区,年产茧量约占全国产茧量的70-80%。
中国的柞林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约有1.1亿亩。其中柞坡(即蚕场)面积,1981年统计为1,540.9万亩,但当年用于放养柞蚕的实有面积,只有899.8万亩,养蚕利用率仅占柞坡面积的58.4%,生产潜力很大。
柞蚕业的地位和经营管理:柞蚕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昆虫资源,柞蚕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柞蚕茧是纺织工业的高级原料,柞蚕丝属于稀有纤维,全世界柞蚕丝年生产量约4,900t左右,仅占纤维总量的0.0153%,这种珍贵的柞蚕绢丝纤维纺织成丝绸,穿着舒适,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中国外贸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此外,柞蚕丝又是化工、电力、国防等工业的重要材料之一。柞蚕卵是赤眼蜂良好的中间寄主,可用来
防治玉米螟。柞蚕蛹、蛾已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等方面得到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
柞蚕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农业和工业的双重性质,即柞蚕放养、蚕种繁育、蚕场管理与建设等生产环节属于农业生产部门;蚕茧收购、加工,则属于工业部门。在管理体制方面,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层层设置了柞蚕业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组织计划生产、制定规划和指导等工作。1982年成立了中国丝绸公司,各省区也相继成立了丝绸公司,实行农工商、产供销为一体的管理体制。
柞蚕科研与教育:柞蚕业的兴起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柞蚕生产长期在山野间从事个体劳动,严重地阻碍技术进步。清代光绪年间,在安徽凤阳成立中国第一个柞蚕传习所,1923年在山东烟台开办蚕丝学校,1938年在贵州遵义设立了柞蚕试验场,1940年在河南组建了柞蚕改良所,1945年在辽宁安东增设了安东野蚕试验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在全国各蚕区,先后组建了一大批省级专业研究机构,从事桑蚕、柞蚕的研究工作。都为柞蚕生产趋利避害创造了条件,普遍提高了柞蚕生产水平。为了培养柞蚕业建设人才,在重点蚕区,组建了中等专业学校,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增设了柞蚕专业或开设柞蚕学科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世界柞蚕业:随着中国柞蚕业的对外传播,逐渐形成了世界柞蚕业。但是生产柞蚕茧的国家并不很多,只有朝鲜、印度、前苏联和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
朝鲜的柞蚕业:主要分布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北半部,以平安北道为最多,约占全国总产茧量的22%。其次是黄海南道,约占15%左右,咸镜南道约占13%,两江道约占12%,此外,平安南道、江原道、滋江道、咸镜北道、黄海北道等地有少量生产。1964年产柞蚕茧0.7万吨,但产茧量不够稳定,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柞蚕业的全国性领导机构是中央农业委员会果树蚕业总局蚕业指导局。在平安南道顺川郡设有朝鲜农业科学院蚕学研究所,柞蚕新品种“54”,是采用群体选优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柞蚕生产用种质量明显提高。在养蚕方法上,生产上已经采用柞树修剪与轮伐休闲相结合的养蚕法,即收到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
印度的柞蚕业:印度是世界热带蚕业最发达的国家。印度柞蚕的种类较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带柞蚕,又叫印度柞蚕,另一类是吃柞树叶的柞蚕,又称为温带柞蚕,包括天蚕、喜马拉雅柞蚕和中国柞蚕。在印度北部和东部还饲养部分喜马拉雅柞蚕同中国柞蚕种间杂交的柞蚕。在印度以喜马拉雅柞蚕同中国柞蚕种间杂交的柞蚕。在印度以饲养温带柞蚕为多,年产丝量4000t左右,饲养热带柞蚕较少,年产丝量只有400t左右。印度的蚕业领导机构是中央蚕丝委员会,主持全国的蚕业工作。
前苏联的柞蚕业:早在1927年实行第2个五年计划期间,就纳入了发展规划,但是由于柞蚕茧的缫丝技术尚未过关,养蚕成本较高,长期以来没有大的发展,仅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马里、楚瓦什和鞑靼等地有少量生产。柞蚕的科学研究,主要附设在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如在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生物系,曾设有柞蚕生态的研究,在乌克兰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研究室,长期开展柞蚕遗传、柞蚕生态和柞蚕病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此外,日本的柞蚕业,仅在长野县有少量柞蚕作为试验材料加以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