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菇的原因及防治
一、菌种选用不当 秋季栽培香菇宜选用中温或低温型、早熟性品种,而春季栽培应选择中温或低温型、迟熟性品种。若秋栽选用的是迟熟性品种,接种后须经3~4个月,菌丝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当年秋冬季不会出菇,要到翌年春季才能出菇。同样若春季栽培选用的是中温型、早熟性品种,接种后60~70天发菌,到出菇时,气温升高,不适于子实体形成,就不能出菇。若菌筒完好,可保存越夏,待秋凉后能正常出菇。防治方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选用适宜的品种。
二、菌丝发育不成熟菌丝接种到培养基上,当发育到生理成熟时才能形成子实体。菌龄的长短受种性制约和环境条件影响,且温度是影响菌丝生理成熟的关键。中、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7℃,若菌丝长期处在20℃以下,尤其在10℃以下,虽然菌丝培养很长时间,但所需的积温不够,菌丝发育不成熟,也就不会出菇。防治方法:将菌袋置于20℃~25℃条件下继续培养,或把菌筒堆积起来,覆盖薄膜提高堆温,促使菌丝发育。
三、播种期不适宜 不论栽培何种菇,都要选择最佳播种期,一般菇类的播种期为春秋季。我省秋季栽培适宜的播种期在8月中旬至10月。播种太早,温度高易感杂菌;播种太晚,若没有加温条件,因温度低而不可能出菇。春季栽培适宜的播种期在1~3月。若播种太晚,因气温已超出子实体形成所需的温度,也就不会出菇。但可将菌筒置于适宜条件下越夏,待秋季气温转凉时再管理出菇。防治方法: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四、菌种退化和制种不规范 由于菌种传代次数过多、过频,或保存不当、保存时间过长,或制作菌种时温度过高等,都会导致菌种优良性状逐渐退化。若使用已退化的菌种,菌丝萌发迟,发菌慢,菌丝抗逆性差,最终不出菇或出菇很少。另一个原因是制种不规范,菌种厂为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将原种再扩制成原种,或将栽培种再扩制成栽培种。这样的菌种在生产上表现出迟迟不出菇。防治方法:生产菌种要严格控制传代次数,一般要控制在4次以内。菌种厂要有生产菌种的基本设施及保存菌种的条件。不允许原种再扩制原种,栽培种再次扩制栽培种。栽培者购买菌种时,要问清品种名称、特性,并挑选生长整齐健壮的适龄菌种,不用退化菌种和老化菌种。自己生产菌种时,要根据栽培时间,计算好菌种生长时间,以免菌种过久存放。
五、病虫危害 病虫危害培养料后,影响食用菌菌丝正常生长,菇蕾不能形成,即便已形成的子实体也会萎缩死亡。一些潜伏在料里的菌蛆、线虫、菌螨等,可咬食菌丝及培养料,其排泄物使料变黏发臭,使食用菌丧失出菇能力。防治方法:保持菇房及周围环境卫生,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杜绝病虫侵入,平时注意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进行防治,争取早发现、早防治,把病虫害消灭在初期。
菇蕾及幼菇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一、温度过高 当菇蕾形成和生长时,菇棚(房)的温度突然升高或连续数天在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菇蕾就会萎缩变黄,最后死亡。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秋末或早春,因菇蕾在低温条件下形成,其营养是由菌丝向子实体运送,而当温度突然升高时,营养又由子实体倒流回菌丝体,菇蕾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防治方法:密切注意气温变化,根据天气预报调节好菇棚(房)的温度,使菇棚(房)温度保持在20℃以下,严防菇棚(房)温度突然升高。
二、菇棚(房)通气不良冬季,菇农为保持菇棚(房)温度,常将菇棚(房)关闭严密,而忽略通气。也可能由于菇棚(房)过大,周围虽有通气孔,但通气不均匀,菇棚(房)内外气体不能交换,菇棚(房)内供气不足,菇蕾或幼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窒息死亡。防治方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意菇棚(房)通气,每天通气1~2次,气温高时可在早上或晚上通气,气温低时可在中午前后通气,通气时间可适当短些。有风天,只开背风的通气孔,而无风的晴天,通气孔都开启,使空气充分流通。
三、用水不当 在幼菇生长期间,直接向菇床及菇体上喷水,使菇棚(房)内湿度过大,若菇棚(房)通气不良,使菇体上的积水不能及时散发,而在菇体表面形成水膜,被水渍死,或诱发细菌病害,使幼菇腐烂死亡。菌筒或覆土层缺水,幼菇得不到足够水分而枯死。也可能在菇棚(房)温度高时,直接向菇体喷水,菇蕾突然受刺激而死。防治方法:当菇棚(房)温度在20℃以上时,不能喷水;每次喷水时要注意通气,不喷闷水;在菇蕾或幼菇期不可直接将水喷在菇体及菇床上,应向地面及空间喷水,保持菇棚(房)适宜湿度;菌筒或覆土水分不足时,及时补水调湿。
四、出菇过密 床栽的食用菌如双孢菇、鸡腿菇等由于培养料偏干或覆土太薄,覆土后菌丝生长快,在表层形成密集菇蕾,但因营养满足不了过多菇蕾的需要,使部分菇蕾死掉。袋栽菇类如香菇、平菇等,当菌丝还未发育成熟时,遇昼夜温差大,或菌袋翻动次数过多,浸水时间偏长,也会形成密集菇蕾,这些菇蕾大部分死亡。防治方法:覆土厚度控制在3~5厘米;覆土后及时喷水调湿,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20%。菌袋栽培培养到菌丝体生理成熟,再进行催蕾。催蕾时温差刺激时间不可过长,3~4天即可。
五、病虫危害及用药不当 病虫危害或喷药过多、用药浓度过大,都会使菇蕾或幼菇死亡,甚至栽培失败。防治方法:在出菇期间不用化学方法防治,可用诱杀和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若必须使用农药时,也只能在菇采收后,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物,使用浓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