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作物之间生态相生和生化相生的原理,推广以下间套模式,可以发挥互补和协同作用,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
高矮互补型。即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合理搭配。高秆作物作为矮秆作物的屏障,可减少病虫危害和阻挡风害;矮秆作物种植带又往往成为高秆作物的阳光“走廊”,充分发挥边行效应,提高高秆作物产量。如玉米(甘蔗)间作西瓜(西红柿等),玉米行成为拦截有翅蚜(性蚜)的屏障,可大大减轻西瓜、西红柿等矮秆作物滋生蚜虫,因而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而蚜虫携带的病毒对玉米无致病能力。可集中在玉米行上用10%蚜虱净防治。诸如此类的还有果园间套种、林间套种等。
阴阳互利型。有些作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比较耐高温和强太阳光,被称为阳性作物;有些作物比较耐荫,不耐高温和强太阳光,因而被称为阴性或半阴性作物。如白薯(脚板薯)对光照条件要求比较高,单独种植不能高产,如与矮秆的阴性作物间作,可充分利用土地。玉米、香芋、高粱、向日葵、豆角等虽然可以单独种植,但与矮秆作物间作,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生姜、玉竹(尾参)、黄精、八角莲、人参、三七、天冬(育苗)等在低海拔地区需要遮阳才能正常生长,与高秆作物间作后,可省去遮荫棚(物)的工序,省工省劳,高产增收。百合、白术、麦冬、贝母、郁金等,虽然不遮阳也可正常生长,但与高秆作物间作后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如白薯(薯蓣)间生姜、玉米间生姜、玉米套尾参、黄瓜间甘蓝、菜豆间甘蓝、菜豆间马铃薯、四季豆间芹菜、豆角间夏芹菜、瓜类(立架)间葱蒜、香芋间辣椒、茄果类间葱蒜、果树间草莓、林间种魔芋、果树间生姜等。
用养结合型。即用地作物与养地作物的搭配。如:果园种经济绿肥作物(黄豆、绿豆、花生、蚕豆、油菜等),禾本科作物间套豆类作物(甘蔗行间种绿豆、玉米间套黄豆)等。
生化相生型。即利用作物分泌有益的激素、杀菌素、麻痹素等,给间套的作物“驱赶”病虫。洋葱分泌物可杀死真菌,因此洋葱与小麦、马铃薯、豌豆间套,可减轻小麦黑穗病、豌豆黑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在西红柿、马铃薯、胡萝卜、瓜类蔬菜间栽种臭菊(产生配糖体)可防治线虫病;大蒜发出的大蒜素可驱虫防病,因此,大蒜是白菜、胡萝卜、生姜、甘蓝、棉花的好“搭档”。可结成“对子”的还有胡萝卜与洋葱、豌豆与萝卜、结球甘蓝与薄荷、芹菜与洋葱、西红柿与甘蓝、莴笋与胡萝卜、萝卜、草莓、黄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