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特性
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中,要经过几个发育阶段。通过每一发育阶段时,都要求一定的综合外界条件,如温度、光照、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但其中某个条件对某个发育阶段的通过又起主导作用。迄今研究得比较多的有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小麦自种子萌发后只要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就进入春化阶段,通过这个阶段要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根据小麦品种对低温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冬性、弱冬性、春性。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3℃,经历时间为35天以上;弱冬性品种的适宜温度为0~7℃,经历15~35天;春性品种适宜温度为0~20℃,经历5~15天。中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春化特性分别为强冬性、冬性、弱冬性、偏春性、春性。春小麦都是春性、偏春性,有的没有明显的春化反应。也有秋播和春播都可正常发育的兼性小麦品种。冬小麦越冬期间,耐寒品种短时期可耐-20℃的低温,但进入生殖生长后,遇到0℃左右的低温,就会发生冻害。小麦茎生长锥开始伸长即标志已通过春化阶段,只要外界条件合适,就转入光照阶段的发育。此时 各项条件中主要因素是每天有比较长的日照时数和一定的天数,其次要求比较高的温度。中国根据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大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反应敏感的,每天日照12小时以上,经过30~40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反应中等的,每天日照12小时,经过24天左右可以抽穗;反应迟钝的,每天日照8~12小时,经过16天以上可以抽穗。三种类型都以温度20℃左右通过光照阶段最快;温度低于10℃或高于25℃,则趋向缓慢。一般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光照反应敏感类型;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迟钝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发育后,如果光照阶段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也不会进一步发育,不能正常抽穗。
冬小麦为越年生作物,一般是冬前生长营养器官,越冬后形成生殖器官。冬小麦全生育期较长,但不同地区和品种的全生育期长短差异很大,中国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短的只有120天,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长的达270天以上,中国西南部高海拔地区的冬小麦可长达330天以上。春小麦全生育期较短,通常为80~120天,冬、春小麦都经历出苗、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灌浆到成熟等一系列明显的生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