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育经过
大慈梨是吉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于1977年用大梨和慈梨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抗寒、抗病、大果、优质、耐贮、晚熟、早期丰产、鲜、冻食兼优等优良特性。1977年杂交,1984年开始结果,1989年决选,1990年开始试栽,1991年列入农业部和省科委“八五”重点研究项目,1995年1月通过省级鉴定,确认大慈梨的育成,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农业部筛选为“85”农业(种植业)重大科技成果。1998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植物学特征
树冠圆锥形,树姿直立,结果后自然半开张至开张。树干灰褐色,树皮较粗糙。多年生枝暗褐色,表面较光滑。1年生技暗红褐色,粗壮,坚实,皮孔中大,椭圆形,灰白色。嫩梢及幼叶红褐色,密被红褐色茸毛。顶花芽肥大,近似倒心脏形。叶芽较大,三角形,大部分勾尖,近似椭圆形,离生。叶片长大,卵圆形,长12.9厘米,宽6.9厘米,较厚,浓绿,光亮,革质,微对折。叶柄长5.1厘米,粗0.15厘米。叶缘单锯齿状,细小,刺芒短小。叶基部圆形,渐尖,侧歪。花冠白色,花粉少,每花序6~8朵花。
3.果实性状
果实长卵圆形,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重550克。果皮浅黄色,少数果阳面微红晕,果点小而平,被较薄蜡质。果梗中长,长2.4厘米,粗0.32厘米,梗洼深窄,无锈斑。萼片宿存,弯洼浅广,无锈斑,外形美观。果心小,果肉黄白色,质地细脆,汁中多,石细胞少,硬度8.07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因形物含量13%~15%,总糖含量9.4克/百克,有机酸含量0.117克/百克,维生素c含量3.1毫克/百克,果肉风味酸甜适口,有香气,品质上等。在公主岭地区果实9月下旬成熟,常温窖内可贮藏5个月。冻藏时,果皮暗褐色,肉白色,肉质细腻,酸甜多汁,适口性极佳,是一个鲜食、冻食兼优的梨新品种。
4.生物学特性
(1)生长习性树体强健,长势旺盛。8年生树高4.45米,冠径3.2米,新梢生长量67厘米,粗0.81厘米,节间长3.6~4.4厘米。萌芽率84.49%,成技力强(平均抽长枝3.3个)。
(2)结果习性低接苗1年生即有个别结果,2年生以长果枝结果为主(44.2%),其他果枝也占相当比例,腋花芽明显发生(11.7%)。3年生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腋花芽枝,果台果枝均占较高比例,分别为32.3%、15.4%、22%、27.7%、2.6%,4年生急转以短果枝结果为主(44.6%),其他果枝比例均衡。果台果枝抽生能力强,果台连续结果率达30.2%。花序坐果率93.3到95.2%,花朵坐果率70%~80%,每花序可坐果1~2个,采前落果现象较轻。2年生大慈梨34%开花结果,平均株产1.4千克。3年生全面开花结果(开花株率78.3%),平均株产3~4千克。4年生平均株产17.3千克,最高株产达40千克。5~6年生株产25~30千克,单产2.5万~5万千克/公顷(每公顷1000株),大小年现象不明显。由以上可看出大慈梨的早果性和早期、丰产、稳产的优良特性。
(3)物候期在吉林公主岭地区,花芽萌动期4月中下旬,初花期为5月上旬,花期7~10天。新梢停止生长期为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期为9月下旬,落叶期为10月下旬。营养生长天数为120天左右。
(4)抗性抗寒力强,能耐-30~33℃的低温。对梨黑星病有高抗性,多年来未见轮纹病发生。
5.农业技术特点
(1)合理密植大慈梨树冠紧凑,适宜密植,以每公顷植1000株为宜,株行距为3米×3米或2.5米×4米。这样提高密度,有利于早期丰产。
(2)配置授粉树大慈梨自花不结实,栽植时最适宜的授粉树品种有苹香梨、早梨18号、大梨和南果梨,配比为3:1或5:1,栽植方式可隔行隔株或隔双行隔株。
(3)人工辅助授粉4年生以前幼树结果初期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措施,才能保证早期丰产。
(4)整形修剪一般密度可采用疏散分层形。初果期前,以整形为主,同时利用不扰乱树形的各种辅养枝缓放结果。密植树可用树干上直接着生大型结果枝组的自然圆锥形,进入盛果期后适时局部更新,调整树体结构。
(5)施肥增施粪肥和磷钾肥,保障连年丰产和果品质量。
(6)采收和贮藏适时晚采,果品入窖前充分预冷,贮藏后期注意通风,防止果心变褐。
6.适宜推广地区和发展前景
大慈梨适宜吉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南部等地区平均温度>4.5℃,无霜期130天以上,有效积温>2800℃的山区、半山区或平地栽植。到目前为止,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新疆8个省、自治区50多个县市均有栽培,推广面积达0.4万公顷。大慈梨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推广种植大慈梨,给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门路。它将成为北方寒冷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