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经库蠓等虫媒传播的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曾有绵羊卡他热之称。其主要特征是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和胃肠道黏膜出现卡他性炎症,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现病变并导致跛行。病羊,特别是羔羊长期发育不良,可引起死亡、胎儿畸形、羊毛损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
蓝舌病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是一种虫媒病毒。该病毒有2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病毒存在于病畜血液和脏器中,也能在康复的畜体内存活4个月之久。对干燥的环境抵抗力很强,在50%甘油中于室温下可保存多年。但不耐热,对酸抵抗力较弱。常用的消毒剂有3%福尔马林、2%过氧乙酸和70%酒精。
流行特点
绵羊为主要的易感动物,各种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发病,1岁左右的青年羊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吃奶的羔羊有一定的抵抗力。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的传染源。牛、山羊、鹿、羚羊等动物也能感染发病,但症状轻缓或无明显症状,成为隐性带毒者,也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库蠓叮咬传播,具有非接触性传播的特点,多发于湿热的晚春、夏季、早秋及池塘、河流分布广的潮湿低洼地区。该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每隔3年~4年发生1次,初发地区发病率高达50%~75%,死亡率为20%~50%,第二次发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但发生另外一个血清型蓝舌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天~8天,多数不超过1周;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天~6天。典型病羊是以体温升高到40.5℃~41.5℃,稽留2天~3天和白细胞显著减少开始。随后病羊精神委顿,厌食,流涎,落群;上唇水肿,可蔓延至面颊、耳部;舌及口腔黏膜充血、发绀呈青紫色。发热几天后,口、唇、齿龈、颊、舌黏膜发生溃疡、糜烂,致使吞咽困难。继发感染引起坏死,口腔恶臭。鼻分泌物初为浆液性后为黏脓性,常带血,结痂于鼻孔四周,引起呼吸困难和鼾声,鼻黏膜和鼻镜糜烂出血。有的病例蹄冠、蹄叶发炎,触之敏感、疼痛,出现跛行。病羊消瘦、衰弱,有的便秘或腹泻,便中带血,最后死亡。病程6天~14天。发病率30%~40%,病死率2%~30%,有时并发肺炎或胃肠炎,死亡率可高达90%。山羊的症状与绵羊相似,但一般较为轻微。
病理变化 主要见于口腔、瘤胃、心、肌肉、皮肤和蹄部。口腔黏膜糜烂、出血,有深红色区,舌发绀;瘤胃和真胃溃烂、腐脱;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黏膜有出血点;肌肉出血、皮下组织广泛充血和胶样浸润;蹄冠等部位上皮脱落,蹄叶发炎并常溃烂。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在本病首次发生的地区,只能做疑似蓝舌病的诊断,确诊必须进行血清学试验和病毒分离、鉴定。
血清学试验可用于蓝舌病的诊断、检疫、疫情监测以及病毒的鉴定和血清型的确定。以诊断为目的时,血清学试验的样品应是双份血清。第一份,在发病初期,最好是在发热后24小时~48小时以内采取;第二份,在发病后第14天~15天或以后采取。当第一份血清与第二份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之比超过1∶4时。可判为阳性结果。此外,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实验、荧光抗体试验均具有群特异性,可用于疫病的诊断、检疫和监测;中和试验和蚀斑抑制试验,具有型特异性,可用于区别血清型。还可采取发热期的血液、脾脏、淋巴结或异常产胎儿的脑组织作为检样,作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防治措施
预防 加强检疫,严禁从有此病的国家和地区购买牛、羊,特别是库蠓活动的季节。夏季应选择高地放牧,夜间不在野外低洼地区过夜。定期进行药浴、驱虫,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库蠓。非疫区一旦传入该病,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扑杀病羊和所有易感动物,并彻底消毒。疫区每年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普遍采用鸡胚弱毒冻干苗,每年接种一次,对绵羊的免疫力较好。但注意该苗不能用于孕羊,易引起死胎。使用化学或放射灭活苗用于孕羊,安全性较好,但免疫力稍低。我国有用羟胺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的,据称效果较好。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病羊应加强营养,精心护理,对症治疗。对病羊要避免烈日、风吹、雨淋,给易消化的饲料。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再用1%~3%硫酸铜、1%~2%明矾或碘甘油涂搽糜烂面;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疗。蹄部患病时先用3%克辽林或3%来苏儿洗净,再用碘甘油或土霉素软膏涂拭,以绷带包扎。注射抗生素,可预防继发感染。严重病例可补液强心,用5%的糖盐水加10%的安钠咖1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