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是金丝小枣之乡,全县枣树面积60万亩,枣产量5亿斤。由于气候的变化,2003~2009年七年间平均红枣的浆烂果率高达35%,大约每年有0.5亿公斤以上的红枣烂掉。每斤红枣按3元计算,每年枣农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尤其是2007年秋季连续15天的阴雨天气,使大量枣果不能及时采收晾晒而霉变浆烂,全县枣果损失9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7亿多元。由于枣果浆烂使枣农收入锐减,大大挫伤了枣农科学管理积极性。现将应对枣果成熟期降雨浆烂的措施介绍如下:
1.注意气象灾害预报。枣农应在枣果成熟期前后(9月1日至10月15日),注意收听对影响枣果采收、晾晒的阴雨、大雾等天气预报,做好提前预防。
2.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发展布局,夯实枣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行枣树品种结构调整,以高接换头的方式,将劣质枣树和未结果普通枣树改接成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早脆王、献王枣、肉兜子、金丝蜜、灰枣等优质品种,形成鲜食、制干、加工类枣共存的更趋合理的种植结构。
3.扩大鲜枣销售比例,减少后期不确定性降雨等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金丝小枣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阿胶枣,积极引导枣农适量地采摘鲜枣出售,增加鲜食枣、加工枣的销售比例,降低集中采收带来的风险。
4.利用冷库短期贮藏鲜枣。在采收期间,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指导枣农雨前采收,并入冷库贮藏,待晴天时出库晾晒。据测算,贮藏鲜枣的成本价每月在80~100元/吨。
5.采用技术手段规避风险。错开花期环剥时间、应用调节剂可以使枣果成熟期错开,规避集中成熟;采用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技术,不但能避开雨季风险,还能实现红枣的周年或亚周年供应,给枣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6.大力兴建和利用好各类烘干设施。
枣果自然制干需要10~15天,晾晒过程中极易造成果实污染,并且有20%左右的浆烂损失,若遇到连续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损失更加严重,而烘干房制干具有晾晒时间短,烘干枣质量高,浆烂损失少,节省人力、物力、场地等优势,要积极建设并利用好制干设施。常用的烘干方式有以下几种:
烘干房。有效利用已建小枣烘干房和企业烘干设施进行小枣烘干。建有小枣烘干房的农户可以对外搞加工,以减少周围枣农的损失。
炉火烘。在闲置的房间内,搭起简易多层架子,将小枣装在透气性极强的袋子内或用箅子装枣,均匀放在架子上,然后将取暖用的火炉放置其中,旺火烘烤,适时翻动小枣,并打开天窗或窗户排放水蒸气。
热炕蒸。将小枣均匀摊在农村火炕上,然后点火加热,勤翻动小枣,使其上下受热均匀,加快水分散失。
电器吹。农户也可以有效利用空调、电风扇、鼓风机等家用电器加快小枣水分散失。
7.拓宽红枣的开发领域。利用现有的金丝小枣资源,改接成茶壶枣、胎里红、龙枣、葫芦枣、辣椒枣等观赏品种,培养成枣树盆景销售到大中城市,为枣农开辟新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