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圈养鸭管理要点

   2013-11-20 1004
核心提示:一、适当加强运动 适量运动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赶鸭在舍内作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活动2~4次。
    一、适当加强运动 适量运动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赶鸭在舍内作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活动2~4次。如鸭舍附近有适当的放牧场地,可定时进行短距离放牧活动。

二、多与鸭群接触 青年鸭的胆子小,蛋用鸭神经尤其敏感,要在青年时期,利用喂料、喂水、换草等机会,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子胆量,防止惊群。如喂料的时候,人可以站在旁边,观察采食情况,让鸭子在自己的身边走动,遇有“娇鸭”静伏在身旁时,可用手抚摸,久而久之,鸭就不会怕人了。如认为鸭子胆小怕人,避而不接近,这样越避胆子越小,长大以后,仍是怕人,遇有生人走近,或环境改变时,容易惊群,造成严重损失,这是圈养鸭与放牧鸭不同之处。放牧鸭经历各种环境,胆子大,而圈养鸭要有意识培养,才能提高胆量。

三、舍内通宵点灯,弱光照明 青年鸭在培育期内,不用强光照明,要求每天标准的光照时间稳定在8~10个小时,在开产以前不宜增加。如利用自然光照,以下半年培育的秋鸭最为合适。但是,为了便于鸭子夜间饮水,防止因老鼠或鸟兽走动时惊群,舍内应通宵弱光照明。如30平方米的鸭舍,可以亮一盏15瓦灯泡,遇到停电时,应立即点上应急的灯具,决不可延误。长期处于弱光通宵照明的鸭群,一遇突然黑暗的环境,常常会引起严重惊群,造成很大伤亡。

四、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青年鸭时期的主要传染病有两种:一是鸭瘟,二是禽霍乱。这两种传染病的预防注射,都要在开产以前完成,进入产蛋高峰后,尽可能避免捉鸭打针,以免影响产蛋。以上方法也适用于放牧鸭。

五、建立稳定的管理体系 圈养鸭的生活环境,比放牧鸭稳定,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制订操作规程。形成作息制度后,尽量保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标准的作息制度为:(1)5:30开门放鸭出舍,接着在水面撒一些水草(青饲料),让鸭洗澡、活动、食草。将食槽、水盆等洗净的用具放在运动场(即鸭滩)上,然后拌好饲料,喂第一餐饲料。喂料后,让鸭自由下水,在水围内浮游活动,然后上鸭滩理毛休息。饲养员进鸭舍,打扫干净,垫好干草。(2)8:30~10:30赶鸭入舍内休息。(3)10:30饲养员入舍,先赶鸭在舍内作转圈运动5~10分钟后,再放鸭出门,下水活动,在水面撒一些水草,任其采食片刻。接着拌好饲料,进行第二次喂料。鸭吃完饲料后,任其自由下水,在水围内浮游活动,然后上鸭滩理毛休息。(4)13:00赶鸭入舍内休息。(5)15:30饲养员入舍,赶鸭在舍内作转圈运动5~10分钟,再放鸭出门,下水活动。在水面撒一些水草,任其采食片刻。(6)16:30~17:00拌好饲料,进行第三次喂料。鸭吃完饲料后,任其自由下水,在水围内浮游活动,然后上鸭滩理毛休息。饲养员将饲槽、水盆洗净、晾干,在鸭舍内垫好干草。(7)17:30~18:00舍内开亮电灯,放好清洁饮水,然后赶鸭入舍休息。(8)21:00饲养员入舍加1次清水,或者加喂1次饲料(根据鸭子的生长情况而定)。

上述操作规程,应视鸭子日龄不同或气候变化,可以作适当的改变。冬季推迟放鸭,提早关鸭,缩短休息和下水的时间;夏季提早放鸭,推迟关鸭,延长中午休息和上、下午下水的时间等。





 
标签: 圈养鸭 管理 要点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