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别
桑芽枯病多发生在枝条上的冬芽附近,围绕冬芽出现暗褐色、油渍状、菱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的树皮干皱,病斑上出现橙红色小颗粒,围绕冬芽作环状排列,致使冬芽不能萌发。如病情继续发展,多个病斑互相连接围绕枝条一周时,病斑以上枝条枯死。
2.发病条件和传播规律
桑芽枯病的病菌以菌丝在枝条内越冬,菌丝生长适温为20-25℃,早春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座,3-4月间突破外皮露在外面,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夏季产生子囊壳,8-10月份子囊孢子成熟后释放出来,从桑枝伤口侵入并以菌丝状态越冬。该病易发生在秋季采叶过度、偏施氮肥的桑园,在桑树受冻、地势低洼、桑树密度大或套种密集、虫害发生多的桑树抵抗力差而易于发病流行。在相同条件下,幼龄桑树比壮龄桑树容易发病。
3.防治措施
(1) 秋冬季防治
晚秋时对树体喷施5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冬季桑树休眠后及时清园,修剪桑树后用波美4°-5°石硫合剂液喷枝干。
(2)早春药物防治
春季对发病桑园全面采用1%的硫酸铜液喷洒防治1次,7天后剪去病枝,再施第2次。防止再次浸染,减轻春季病情的发展。
(3)剪除发病枝
桑株轻微感病的从发病部位下方6厘米处剪去病枝,对发病较重的桑树齐地剪去树干。发病桑园必须春伐,不留封梢条。桑剪的剪口用1%的硫酸铜溶液消毒。剪除的带病枝干及时收集烧毁,不得遗留在桑园。
(4)加强桑园管理
桑园施肥要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化肥,提倡施用桑树专用肥。秋肥不可施用过晚,以免造成秋后徒长而降低抗寒能力。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桑树伤口,避免病原入侵。合理采叶,防止撕裂桑芽桑皮,晚秋蚕结束时枝条上留叶5-8片,以便继续光合作用,积累营养,使桑树枝条充实,增强抗冻害和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