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蛋鸡啄癖的原因与防治

   2013-09-22 308
核心提示:蛋鸡啄癖是啄趾、啄羽、啄肛、啄蛋甚至啄肉等恶癖的统称。这是大群养鸡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现象。由于互相啄食,往往造成创伤,甚至
    蛋鸡啄癖是啄趾、啄羽、啄肛、啄蛋甚至啄肉等恶癖的统称。这是大群养鸡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现象。由于互相啄食,往往造成创伤,甚至死亡。其中啄肛危害最大,常将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严重的将后半段肠管啄出吞食,给蛋鸡养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 啄癖的原因:引起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有以下几方面

环境条件方面: 群体饲养密度过大,鸡舍空间不足,育雏时温度过高,潮湿闷热,采食或饮水不足,灯泡太低太亮,通风不良。

饲料营养方面:饲料中蛋白质或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不足,食盐不够;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粗纤维太少,往往是代谢能得到了满足而本身没有饱感。

疾病方面:鸡患某种疾病,身体不舒服;如慢性肠炎造成营养吸收差。虱、螨等体外寄生虫的侵扰;采食霉变饲料引起鸡的皮炎及瘫痪;个别鸡只外伤出血。

其它方面: 有的蛋鸡品种性情好动,易表现啄斗行为;早熟母鸡比较神经质,也易发生啄癖。

二、 啄癖的表现

啄趾:常见于育雏期,因饥饿导致。雏鸡因吃料不方便、胆小体弱的鸡因防于强者进攻无法靠近饲料,或因采食拥挤吃不到饲料会啄自已的或相邻鸡的脚趾。

啄羽:常见于育成期。啄食其它鸡的羽毛,多见于啄食背部尾尖的羽毛,拔出并吞食,以强者进攻弱者居多。羽毛脱落会导致组织出血,诱发啄肉,导致死亡或被淘汰。

啄肛:常见于高产蛋鸡。前期见于初产蛋鸡,因增光不合理导致产大蛋或双黄蛋,使子宫脱垂或肛门撕裂,同笼鸡见红便啄。

啄蛋:常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集蛋不及时,有破损蛋长时间留在滚蛋板上,啄食后形成啄癖。钙磷不足或不平衡亦会导致啄蛋

三、啄癖的防治

适时断喙:蛋鸡育雏在前7-9龄及时断喙。作法为上喙断去鼻孔至喙尖的1/2,下喙断去1/3,是上短下长的模样。为了防止断喙时出血或感染,断喙前后3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维生素K3和抗生素。70日龄前后视具体情况对部分鸡进行修喙。

降低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是啄癖的主要诱因。建议育雏、育成鸡放入育雏笼,小群饲养,及时扩群。成鸡每小笼装入三只鸡,给鸡留有活动空间。

光照强度适宜:光照过强是啄癖发生的主要诱因。育雏的前两天为了让小鸡找到水和饲料,可用60-100w白炽灯,之后将灯泡换成40w ,待鸡进入产蛋舍,若灯泡离地1.8米2米,灯距3米,灯泡功率不超过25w/ 个。

改善通风:通风不良会使鸡舍内空气污浊,氨气浓度过高,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啄癖。改善通风,让鸡舍空气新鲜,以饲养人员进入鸡舍没有刺鼻气味为宜。

移出被啄的鸡: 这是简单易行的方法。移出后将被啄部位用紫药水涂抹,这样可以覆盖血色,同时,起到收敛和抑菌的作用。

饲料营养全面:饲料的营养成分要全面、充足。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更应该保证需要,也不要忽视粗纤维的含量。在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养鸡户千万不要忽视全价饲料的营养成分不足对鸡只的影响。

勿喂霉变饲料:梅雨季节饲料和饲料原料易霉变,不慎喂给鸡只后果严重。改变饲料粒型:颗粒料比粉料更易引起啄癖。产蛋期饲料宜做成粉料。

及时驱虫:鸡群换上体表寄生虫羽虱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方法是用晶体敌百虫按0.2% 兑水在熄灯前向鸡的腹部喷雾,一次即可。

治疗:当啄癖发生时,先行隔离,后按2-3%的石膏粉添加到饲料中饲喂7 天;对于制止啄肛,可将饲料中的含盐量提高到2%,连喂2-3天,同时保证鸡只能喝到充足清洁的饮水。切忌不可将食盐加在饮水中,以免鸡只中毒死亡。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