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白灵菇出菇管理要点

   2013-09-11 704
核心提示:1、后熟培养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需要经过50-60天的生理成熟才能出菇。这个阶段应控温在20-25℃,如温度低,时间
    1、后熟培养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需要经过50-60天的生理成熟才能出菇。这个阶段应控温在20-25℃,如温度低,时间还要延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75%,增加一定的光照。

2、搔菌  当白灵菇菌丝将要达到生理成熟时(后热40天左右),开始搔菌。这样做可定位出菇,减少袋内菇、畸形菇的发生,从而提高优质菇的成品率。具体方法:打开准备出菇的那头菌袋口(最好采用一头出菇法),用经过消毒的镊子去除中间的接种块,然后重新系上袋口,袋口和料面要保留一定空间,扎口不可太紧。

3、催蕾  把经过搔菌的菌袋双排摆放于塑料大棚内,要做到集中入棚、集中催蕾,搔菌的那头朝外,菌袋最上面覆盖避光的编织袋(减少袋内出菇),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增强光照,加强通风,温度控制在0-20℃。晚上若外界气温很低,早晚只需拉放草苫即可增加低温和温差刺激了,不必撩开塑料膜。这样经过10-15天的催蕾,就会在搔菌处出现米粒状原基。

4、出菇  刚出现原基时,去掉袋绳,不可完全打开袋口。棚温控制在12-18℃(不可低于5℃或高于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根据棚温调整光照、通风量。当菇蕾长到黄豆大小时撑开袋口,当菇蕾长到花生米大小时进行疏蕾,每袋只保留1个健壮、菇形好的菇蕾。疏蕾后做到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管理,随着菌盖、菌柄的分化,就可以完全打开袋口了。打开口后出菇架。采用单排墙式出站为好,保证足够散射光,适当延长通风时间,10天后即可采收。

采收潮菇后,脱去外袋,将未出菇的一头向上,进行覆土出菇,还能出一个优质菇,总生物转化率可达8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