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小麦根腐类病害区别诊治

   2013-09-02 271
核心提示:根腐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可危害植株各部位,表现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枯死、穗颈枯死等症状。苗期发病,小麦芽鞘和
         根腐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可危害植株各部位,表现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枯死、穗颈枯死等症状。苗期发病,小麦芽鞘和根部变褐色甚至腐烂。发病轻的植株生长细弱,不久枯死;发病严重的幼芽不能出土便枯死。分蘖期病株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叶鞘也变褐腐烂,无效分蘖增多、丛生,严重时幼苗枯死。生长后期发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见根系腐烂,引起倒伏和形成“白穗”。春季气温不稳定,返青期遇寒流,麦苗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易诱发根腐病,造成大量死苗。

小麦根腐病易防难治,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株后及时用药治疗。可以在发病初期,选用烯唑醇、丙环唑、三唑酮、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喷雾防治。喷药应喷匀、喷透,使药液充分浸透根、茎。播前选用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是预防该病的最有效措施。

纹枯病和全蚀病也会使小麦茎基部腐烂,叶片发黄。将病苗拔起,仔细检查麦苗发病部位及根系,可以区分这几种病害。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初期在近地面的叶鞘上产生褐色梭形病斑,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以后逐渐扩大并扩展至茎秆上,颜色变深,重病株茎基部1~2节变黑甚至腐烂,常出现早期死亡。纹枯病病株茎和叶鞘基部通常受到破坏,手拔病苗常将麦苗基部拔断而不能将根拔起。小麦发生全蚀病后,根部和茎基部1~2节变黑,植井冈霉素及株矮小,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发黄,输导组织逐渐坏死,生长受阻、发育不良,抽穗后田间出现成簇白穗或连片白穗。“黑脚”和白穗是该病的典型症状。全蚀病病株根系受到破坏,通常轻轻一拔就起,除粗根还残留一部分外,其余根都会被拔断。

对小麦纹枯病,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施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药防治。小麦发生全蚀病后也可以用三唑类药喷雾防治,但防治效果不理想。全蚀病主要应在播前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戊唑醇、硅噻菌胺等药拌种预防。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