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当前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2013-07-26 428
核心提示:当前,占我省主体的小麦茬一季稻正处于有效分蘖临界期前后,一部分油菜茬以及早茬口的一季籼稻处于拔节长穗至抽穗期,也是对气
       当前,占我省主体的小麦茬一季稻正处于有效分蘖临界期前后,一部分油菜茬以及早茬口的一季籼稻处于拔节长穗至抽穗期,也是对气温敏感的时期,是水稻生产管理进行水、肥调节的关键时期;双季稻即将进入抢收抢栽的“双抢”季节。总的看,由于自6月下旬以来我省水稻产区雨水丰沛、气温适宜,十分有利于一季稻实时栽插和返青分蘖,栽插面积足,水稻群体动态结构合理,生长平衡,已形成丰产苗架。但进入7月下旬以后,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可能对部分早茬口的籼稻抽穗扬花产生一定影响,亦可能高温伴随干旱;部分早栽地区,特别是丘陵区农民惜水不烤田、分蘖过苗的现象相对普遍;由于双季早稻成熟期相对推迟,可能造成双晚迟栽、秧龄延长。针对当前我省在田水稻生产及苗情特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以水调温防高温热害。对已进入孕穗至抽穗期的早茬口一季稻,如遇35℃以上的高温,会影响扬花授粉和结实率,主要防范措施是采取深水灌溉,以水调温;还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缓解或减轻危害。对受旱的水稻田,要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二、加强水分管理调群体。对正处于分蘖末期的一季稻,在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左右时均应自然断水搁田,尤其是以杂交中籼稻为主体的一季稻,更要坚持早搁、分次轻搁,使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田面土表见新根,稻株叶片挺起,叶色褪淡显黄。努力将手插稻群体高峰苗控制在适宜穗数的1.3-1.4倍,抛秧稻与机插稻控制在1.4-1.5倍,直播稻切忌超过1.6倍;土壤肥沃的旺长群体应适当重搁,而肥力中下等土壤上的偏小群体,则应轻搁田。从拔节到抽穗后15天,实行2-4cm水层和湿润交替的间隙湿润灌溉。籽粒灌浆至收割前一周,实行2-4cm水层和轻度落干(15cm深丰产沟无水时)交替的干湿灌溉。坚持收割前一周断水,切忌断水过早,避免结实不良、产量明显降低,米质变差。

       三、合理增施穗粒肥。穗粒肥的施用,要在群体高峰苗已过,叶色明显褪淡显“黄”的前提下进行,要因栽培方式、品种、苗情合理施用。一般高产栽培条件下,手栽的一季稻,适宜的氮肥运筹为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为籼稻7:3或6:4,粳稻6:4或5:5,施用叶龄期为倒4叶初与倒3叶期;机插或抛秧适宜氮肥运筹比例为6:4,施用叶龄期为倒4叶后半叶与倒3叶期。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亦要实行氮肥后移,并增施钾肥,一般亩用氯化钾5-10公斤。抽穗后,视苗情叶色进行叶面喷肥。

四、强化病虫害防控减损失。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情测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强化抽穗期前后病虫的总体防治。当前要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分蘖末期早防治纹枯病,抽穗期前后要重点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等穗期病害,尤其是稻曲病的第一次预防用药要提前到破口前的10-15天进行,再视抽穗期天气第二次用药。

五、保障双季晚稻的栽插质量。当前要加强双晚秧苗的田间管理,实行旱育旱管,配套化学调控,防治好秧田病虫害,做到带肥带药下大田,保障秧苗素质。早稻及时抢收,采用免耕、悬耕等轻简方式整大田,采用抛秧方式为主体移植方式抢季节。抛栽和手插的都要适度增加基本苗,保障密度,实行早发栽培,防止生育期延迟而带来后期抽穗遇“寒露分”的风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