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小麦主产区苗情及春季管理技术参考

   2013-07-22 1009
核心提示:目前,雨水已过,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返青,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拔节,西南麦区小麦已进入拔节后期,小麦生产进入了春季
      目前,雨水已过,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返青,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拔节,西南麦区小麦已进入拔节后期,小麦生产进入了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促弱苗转壮苗、控旺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调节小麦群体合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今年春季麦田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控旺促壮、防冻防倒,抗旱保墒、肥水管理,调节群体合理发展,夺取小麦丰收。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小麦主产区播期适宜,气温较高,小麦发苗较快,分蘖增多,群体充足。目前,一、二类苗占80%左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奠定了今年小麦丰产的群体基础。此外,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肥料投入增加。目前,大部分麦田叶色正常,脱肥发黄麦田面积较少。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去年麦播以来,气温偏高,麦苗早发快长,小麦旺长;部分地区播量偏大,群体偏大;黄淮海北部及西北麦区旱情持续发展,影响小麦生长;小麦主产区条锈病、蚜虫等病虫越冬基数较高,田间杂草较为普遍。

一、黄淮海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旺长麦田的管理
旺长麦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播期偏早的麦田,小麦生育进程较快,植株较高,叶片较长,小麦可能提早拔节,抗寒性降低,易受春季“倒春寒”的危害。第二类是播期适宜、播量偏大的麦田,植株密集,群体偏大,如不控制,会造成拔节期间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导致生长后期倒伏减产。对这两种旺长麦田,春季应先控后促、控促结合,主要措施如下:一是适时镇压。在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镇压,能控制地上部生长和过多分蘖的发生,在早春气温偏高的情况下,还能抑制小麦生育进程过快,避免过早进入拔节期,是控旺转壮的重要措施。镇压要在上午10时以后无霜时开始,注意有霜冻麦田不压,以免损伤麦苗;盐碱涝洼地麦田不压,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通气;已拔节麦田不压,以免折断节间,造成穗数不足。具体方法是用机动三轮车、小型拖拉机或耕牛牵引石磙、铁制镇压器或闲置汽油桶(装适量水)等对旺长麦田(尤其是旋耕的旺长麦田)进行镇压。通过压实土壤、增温保墒、促进发根、控制旺苗转壮苗,预防“倒春寒”和后期倒伏。没有机械的地方也可采用人工踏压的办法。
二是及时化控。对于旺苗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喷施壮丰安、麦业丰等,可有效缩短基部第一节间的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长后期倒伏。
三是肥水管理。对于播种期偏早形成的旺长麦田,年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消耗过大,叶片薄而长,抗寒力差,春季易由旺转弱。如果这类麦田早春每亩总茎数在80万左右,没有明显脱肥发黄现象,可以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对于适时播种因播种量偏大形成的旺长麦田,长势旺盛,春季应适当蹲苗控制,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应在起身后期至拔节初期施肥浇水。对于麦苗脱肥发黄转弱的麦田,由于麦苗冬前旺长,消耗土壤养分较多,应在返青期追施部分化肥并浇水,促进苗情转化;如果返青期墒情适宜,也可开沟追肥不浇水,待拔节期再追肥浇水。
(二)壮苗麦田的管理
一是早春镇压、划锄,保墒增温通气,促使麦苗早发。春季镇压可压碎坷垃,破除板结,弥封裂缝,沉实表土,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有利于养分水分的吸收利用,减少水分蒸发。划锄可以保墒、增温、除草,因此对各类麦田都有促根壮蘖的效果。
二是起身期或拔节期追肥浇水。群体适宜的壮苗,春季第一肥水过早会促使群体偏大,后期早衰,对这类麦田实施氮肥后移,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延长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提高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对于地力水平较高,适期播种、群体适宜的一类苗,要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于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小的二类苗,要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
(三)晚播弱苗的管理
一是及早划锄,保墒增温,促苗早发。二是适时追肥浇水。如果墒情差、群体不足,应在返青期追肥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增生,增加亩穗数。对于播种时已增加播量、群体适宜,只是叶片数少、根系发育差的晚播弱苗,根据地力水平、群体大小及发展趋势,在返青后期或起身期追肥浇水。如果墒情好,晚茬麦应避免早春浇水,以免因浇水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而延缓麦苗生长发育,而应在小麦返青期趁墒开沟追施部分氮素化肥,以促进分蘖增生,适当扩大群体,为保证亩穗数充足奠定基础;第二次在拔节期,肥水齐下,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
(四)预防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至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在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苏的2月下旬、3、4月份出现最多。早春冻害(倒春寒)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包括:一是控制旺长,预防冻害。主要措施是早春镇压、起身期喷施壮丰安。喷施壮丰安,可以适当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同时,抑制第一节间过度伸长,提高抗倒性。
二是补肥浇水,及早补救。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蘖芽能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小麦早春受冻后的补救措施是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浇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会促进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
(五)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的管理
参考西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二、长江中下游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及早因苗施好壮蘖肥,促进晚播弱苗转壮。对于秸秆还田量大、基种肥施用量不足,已经脱肥发黄的黄、瘦、小、弱苗和已发生冻害的麦田,要求早春亩施10-15公斤的三元复合肥。对于套播麦田,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促进弱苗转壮,春季麦苗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
(二)适度镇压,控制旺长,防冻防倒。对于早播旱茬偏旺或密度过大的旺苗以及耕作粗放的麦田,要抓住晴暖天气进行适度镇压,镇压时要做到土壤过湿不压,霜冻时不压。
(三)看苗施好拔节肥。拔节肥具有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壮秆大穗的作用。江淮麦区稻茬麦田的春季管理重点是施好拔节肥,一般要求在植株群体叶色褪淡,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亩施尿素10—15公斤,磷钾肥亦在此时补足用量,以防止早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四)沟系配套,排水降渍。渍害是影响南方小麦丰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要在早春搞好沟系配套。对未开沟的套播麦田要趁墒开挖田内三沟;对已开沟,配套不完善的要及时疏通,经冬季冻融交替,田埂塌落的,要及时挖沟筑埂,做到沟渠相通,确保排水畅通,防御渍害。
(五)及时补救受冻麦田。今年越冬期气温偏高,麦苗生长嫩弱,发育进程较快,遇有早春0℃以下低温极易发生冻害。对于受冻麦田要及时亩追施尿素6—8公斤,减轻冻害损失。

三、西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镇压划锄,顶凌耙耱。镇压与划锄相结合,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展,提高小麦本身的抗旱能力。顶凌耙耱也有同样的效果。
(二)早春趁墒追肥。趁早春土壤返浆或下小雨后,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氮肥,对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有突出的效果。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
(三)水浇地麦田管理技术。参考黄淮海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四、西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一)加强丘陵旱地小麦的肥水管理。当前,丘陵旱地小麦苗情一般,部分麦田分蘖少、长势差。拔节之后,小麦对肥水的需求量增加,一旦遭遇春旱,生长发育将严重受阻,要及时补水追肥。对迟播、长势差的麦田,亩用5—10公斤尿素对20担粪水进行追施;对播期正常,底肥较多但分蘖少、植株细弱的麦田,亩用3—5公斤尿素对15—20担粪水追施。
(二)加强丘陵区稻茬麦田排湿。丘陵大部分稻茬麦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害,特别是拔节至抽穗阶段是小麦湿害的敏感时期。若土壤过湿,根系活力下降,吸肥功能减弱,严重田块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降低。因此,要在春雨来临之前,开好边沟、围沟、排水沟,强化清沟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渍水。
(三)加强低温防范与管理。今年部分麦田小麦发育提前,孕穗至开花期一旦遭遇倒春寒,将影响产量。应在拔节初喷施壮丰安、矮壮素,适度延缓发育进程。
(四)加强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的防治。对于条锈病,当前正是防治条锈病中心病团的关键时期,要趁大面积还没有发病,及时防治出现中心病团(病株)的点和片。2月末至3月中下旬,对发病田块进行喷药防治,控制病害,以防出现大流行。4月份,小麦进入扬花灌浆阶段,应对病情较重的田块进行喷药防治,确保植株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阶段往往春雨较多,易感染赤霉病危害,应在扬花期做好防治工作。对于蚜虫,应加强监测并及时发布区域性发生发展动态,加大技术指导和统防统治力度。

五、病虫草害的防治
去年小麦播种后至越冬前,我国小麦主产区气温偏高,病虫越冬基数高,田间杂草较重,各麦田应针对本区易发生的病虫害特点,加强预测预报,及时组织防治;各类麦田均应适时实施化学防除杂草技术,消灭杂草危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