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滩羊免费吃

水浇麦田灌溉技术

   2013-07-17 942
核心提示:小麦灌溉根据土壤墒情、气候情况、苗情而定。土壤墒情够不够,要看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小麦出苗来说,要求的
     小麦灌溉根据土壤墒情、气候情况、苗情而定。土壤墒情够不够,要看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小麦出苗来说,要求的土壤含水量,沙土为14-16%,两合土为16-18%,淤土为18-20%。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适宜的土壤墒情指标,作为灌溉的依据。气候情况主要是看小麦生育期间的降水量和气象变化,不同水文年份,应该有不同的灌溉制度。根据各地生产经验,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的地区,一般年份都要浇3-4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150-200立方米,湿润年份只浇1-2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50-100立方米,干旱年份要浇5-6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250-300立方米。另外,浇水时必须注意气象变化,如冬灌时气温下降到0℃时就不能再灌,否则引起冻害死苗。后期浇水则要注意风速,浇水时如遇大风就会倒伏减产。苗情如何主要是看群体大小的单株生长健壮与否。对于群体过大的旺苗,一般应采取晚浇或不浇的办法,以控制继续旺长;对于弱苗,各时期浇水都应该采取适当早浇的办法,以促进弱苗变化。

 

一、播前灌水。足墒下种是培育壮苗,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之一。小麦播种时,要求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55%以下时,出苗慢而不全,就应考虑浇好底墒水。冬小麦灌底墒水有2种方式,一是在翻地前浇,二是在翻地后浇。前者灌水量小些,但灌水期提前,有利于冬性品种早播;后者灌水量大,使底墒更充足,对出苗有利,在不误播期的情况下,壮苗增产效果更显著。

二、冬灌。是我国北方冬小麦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之一。冬灌的目的是使小麦在越冬期有适宜的水分状况,使其正常生长,平抑地温,防止冻害,并可做到冬水春用,减轻翌春浇水的负担。冬灌的适宜温度要求在日气温3℃左右。冬灌过早,气温尚高,蒸发量大,起不到蓄水、增墒的作用,同时还会使麦苗徒长,不抗冻;冬灌过晚,气温偏低,土壤冻结,水分不能下渗,常发生凌抬,会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从土壤水分来考虑,如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就要冬灌,如果高于70%时,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弱苗也不宜冬灌,对这类弱苗,可把冬水改为分蘖水,以水调肥,以肥攻苗,使麦苗由弱转壮,稻茬麦田,土壤透气性差,冬灌后麦苗易发红、发黄,在灌过插前水,足墒下种的情况下,分蘖后采取加强中耕保墒措施,不必冬灌。冬灌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地面积水,遇低温而形成冰壳,致使植株地上部受冻,根系窒息,分蘖死亡而减产。

三、春季灌水。指冬小麦的返青水、拔节水和孕穗水。冬小麦3叶期进入分蘖和幼穗分化时期,冬小麦返青后是中上部叶片形成,年前分蘖生长,年后分蘖出现,幼穗加速分化发育的阶段,是冬小麦争取穗多、穗大、粒多的重要时刻。冬小麦返青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55%时,单株的有效穗数和穗部性状发育受影响。拔节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最低不能低于60%,否则成穗率低,单株分蘖成穗少,穗也小;孕穗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否则影响每穗粒数。一般认为小麦四分体时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迫切、反应最敏感的时期,生理上称为"临界期"。对于冬小麦地区的低产麦田,一般都应该浇好返青水、拔节水。但是浇返青水的时间不宜过早,开春后,主要应以划锄提高地温为主,可促进麦苗早返青,当地下5厘米处地温回升到5℃左右时,再浇返青水,对促进有效穗数有很大作用。高产田为了控制年后群体不过大,防止倒伏,一般在已经冬灌的基础上,返青时不施肥,不浇水,只进行松土保墒和深中耕伤根等措施,到起身、拔节期麦田开始两极分化时再结合施肥浇水。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不能缺水,应结合孕穗肥或单独进行浇水。

四、后期灌水。指灌浆水和麦黄水。小麦抽穗期以后到蜡熟期,麦田的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80%,这个时期每亩日耗水量均在3立方米以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都要浇好这两水。灌浆水是促进小麦籽粒形成,但灌浆期灌水必须注意风雨,防止倒伏。麦黄水对于促进小麦灌浆,防御干热风,提高粒重也有很大作用。但如果前期灌水很少,这时突然灌水,重者会引起烂根,逼熟青干,降低粒重,轻者也会引起大面积倒伏。另外,对于施肥过量的麦田,一般也不宜浇麦黄水,免得调肥过多,引起贪青晚熟而减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