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类小瓜虫病的防治

   2009-09-07 940
核心提示:小瓜虫病的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

    小瓜虫病的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国内各养鱼地区都有此病发生。

    此病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鱼病。在密养情况下,此病更为猖獗。此虫对所有的饲养鱼类,从鱼苗到成鱼都可寄生,但以对当年鱼种危害最为严重。适宜小瓜虫生长繁殖的水温为15度-25度。当水温低至10度以下和高至28度以上时,发育迟缓或停止,甚至死亡。因此,此病在牡丹江市流行的季节为5月-10月。

    [预防与治疗]

    预防:(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体胞囊。(2)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可减少此病发生。

    治疗:(1)小瓜敌杀0.4PPm全池均匀泼洒,连续泼洒二天。(2)杀灭威0.04PPm加硫酸亚铁0.2PPm全池均匀泼洒。



 
标签: 养殖鱼 瓜虫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生产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