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的生理特性,采取合理的种植密度,使玉米群体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玉米个体得到良好的发育,减轻玉米秃顶的发生。
2、重施攻穗肥。玉米追肥应本着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玉米长到15片叶左右时,可随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或硝铵10~15公斤。在玉米抽穗至灌浆期,每亩用0.2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0.5公斤尿素对水40~50公斤,于下午喷洒于叶面,进行根外施肥,可显著减少秃顶。
3、去雄。玉米去雄后,减少了水分和养分消耗,促使果穗粗长,籽粒饱满。同时,改善了玉米上部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光合效率,减轻了玉米螟的危害。去雄时间应以雄穗刚刚抽出顶叶尚未散粉时为宜。去雄数量可隔行或隔株去雄。不宜太多,否则会使授粉不良,造成空穗,特别是玉米地周围4~5行不宜去雄。
4、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应在雄穗散粉末期进行,一般进行2~3次即可。时间应在上午10时左右进行。方法是两人拉一条绳子,顺着行间走动,使绳子带动雄穗摇摆,或者将花粉接到授粉器内,对准雌穗上花丝,轻轻震动,使花粉粒均匀落在花丝上。
5、剪短花丝。玉米雌花丝露出苞叶后,花粉自落丝上授粉,雌花授粉后,花丝即萎缩。但往往因花丝不齐,上部抽出较晚,有些花丝得不到花粉就继续生长,直到10~15厘米长。由于花丝太长,互相遮盖,影响下面花丝授粉。因此,应将花丝剪短,只留1.5~2厘米,使花丝呈馒头状或马蹄状,前短后长,有利授粉,可减少秃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