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利用农业措施防治各种蔬菜病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地芸豆农业防治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技术,对地芸豆生态系统加以调整,创造有利于地芸豆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从而避免或减轻病害的发生。
(一)选用抗病丰产品种 选用抗性品种是防治地芸豆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地芸豆抗性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有引种、选种、杂交等。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可因地而异,因此应用时需对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需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在常见的地芸豆品种中,冀芸2号(杂交种)抗病毒病,抗寒性强;金龙丰1号(引进种)抗病毒病,抗热性强;江户川(引进种)抗锈病和炭疽病;优胜者(引进种)抗病毒病和白粉病;矮早18(选种)耐寒性较强。选择合适的品种,有利于地芸豆的高产优质。
(二)选播无病种子,培育无病壮苗 病菌、病毒常在地芸豆种子上携带,通过播种造成危害。生产中常设立无病留种田或无病采种株。种子播前要消毒,一般地芸豆种子消毒方法包括包衣法、药剂消毒法、阳光曝晒法等,后两种在播种前使用。幼苗期间注意肥水管理和病害的防治,促苗子健壮。
(三)合理安排种植布局 种植合理布局常可减轻病害的发生,也可有利于天敌生物的转移和繁殖。如为减少病毒的来源豆田周围避免种植豆科植物、唐菖蒲等。
(四)调整播期 根据病害发生特点,在不影响地芸豆生长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播种期,可以避开病害的侵染和危害。一般来说,高温干燥蚜虫发生多,地芸豆病毒病就易发生,低温多雨易诱发炭疽病,高温高湿易诱发疫病、锈病和根腐病等。通常春地芸豆播得越早发病越少。而秋地芸豆的生长正值高温高湿季节,其最佳播期一般以当地初霜日向前推算100天计算。过早秧苗易徒长,过晚则降低产量。
(五)轮作 实行轮作不仅有利于地芸豆的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病菌生存条件。轮作是防治地芸豆病害的一项基本措施,对地芸豆枯萎病、炭疽病、角斑病、菌核病、细菌性疫病均有效果。一般是同非豆科蔬菜,最好是大田作物实行2—3年轮作。
(六)深耕晒土 深翻菜地与晒土,可以减少田间病源。选作春季栽培地芸豆的地块,上年秋茬拉秧后进行深翻,经历寒冬后,不仅可冻死土壤中部分病菌,而且翌春化冻后,还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墒情,利于根瘤菌的活动。
(七)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得当,不仅改善地芸豆的生长状况,并且能提高地芸豆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另外施肥和灌水还可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通常施肥时要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减少一部分土传病害。高温季节遇雨,要加强排水,补洁净井水和注意降低田间湿度,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及流行。
(八)中耕除草,清洁田园 及时间苗,中耕除草,清除残株败叶,对保证地芸豆健壮生长,减轻病害均有显著效果。间苗时应注意间出有病苗并及时带出田外处理。中耕除草可以?肖除传毒介质,还可促秧苗健壮。地芸豆收获后,田间及地边的残株败叶常为病源场所,要及时清理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