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开展常态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课程,开发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素养和安全事故防控能力。对实验指导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 要加强安全教育,以提高教师安全意识及安全常识,提高教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明确自身安全责任,能够正确认知和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指导工作的岗位职责,强化其对实验教学责任的担当精神和担当能力,使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技术人员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规范实验操作规程,加强实验室水、电、火、气、药品、仪器等的监管,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学校应加强师生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技能训练,要制定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培养师生的应急疏散和逃生技能,避免处置不当造成损失。
二、完善化学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改造和升级,改善或解决实验室空间布局不合理、通风排气设施不配套、消防安全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降低安全隐患风险,切断安全事故的源 头。尤其要加强实验室内的消防设施建设,配备烟感探测器、疏散标识、各种类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箱、消防水桶、消防毛巾等,保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确保室内消防栓、应急照明及火灾报警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实验室内的各类电控电箱、开关、插座等完好。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并做好记录,及时维修更换损坏或失效的消防器材。此外,实验室要放置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化服、防化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安装洗眼器及喷淋装置,定期维护检查避免出现应急故障。
三、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
(1) 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高校各教学单位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各教学单位可以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及管理培训,强化教师安全责任意识及安全常识,提高教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落实本实验室规章制度、安全警示标识、安全措施及个人防护制度,并定期对本实验安全问题进行自查与整改,排除安全隐患,从源头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规范化学品的使用及管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的试剂种类繁多、性质不一,必须进行合理分类和储存,且存储化学品时应以最小量为原则。试剂种类存量要清晰可查,及时清理无标识、标识不清、过期以及已经被污染的试剂。化学试剂需专设储存房间且根据试剂的理化性质分类存放,无挥发性的常规化学试剂按普通分类存放于试剂柜中即可,不稳定易挥发的试剂配备通风柜,对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和含有剧毒的化学品按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五双管理模式,配备专用的防爆冰箱用于各种需要冷藏的危险化学品的存放。
教师对实验课上使用的各类化学试剂,尤其是易制毒试剂、有毒有害试剂一定要反复讲解与强调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避免学生由于知识上和意识上的疏忽造成安全事故。实验结束后,对未用完的化学药品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置,如用过的剧毒、强腐蚀性试剂瓶要集中回收或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3) 加强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要遵守相关规则,不能随意处理。化学实验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因此实验室内要设置专门的废液收集和存放区,用黄色警戒线进行划分标记。化学实验废液的性质主要分为酸性试剂、碱性试剂、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废液桶要粘贴清楚回收废液性质的标签,并在废液容器下放置托盘以防废液泄漏或溅出。由于化学实验中废液产生量大,因此教师可对实验中产生的废液考虑是能否循环再利用,例如化学分析实验与仪器分析实验相结合,使用前面实验的产物作为后面实验的原料,合理安排实验次序,“变废为宝”。实验室应配备固体化学废弃物收集箱,所有固体化学废弃物需要存放其中,例如危险试剂空瓶需配瓶塞并拧紧后放入收集箱并粘贴标签,不可随意丢弃。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废渣等,务必清楚分类收集,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4)加强实验室水电安全监管。定期对实验室区域进行水、电安全检查,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修处理。制止在水槽中丢垃圾行为,避免堵塞水槽造成水路故障进而影响用电安全。及时报修发生损坏的电器设施设备、老化线路,高度重视加热设备的安全使用,定期检查设备状态,避免电路超负荷运行,确保用电安全。此外,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消除火种,做到人走电断、关水,做好实验室日常安全巡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