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大可能数(MPN)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2、以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3、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CFU/克或CFU/毫升”为单位的,适用GB 4789.3-2016,故检测样品前需根据产品标准认真选择方法。
例如,GB/T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一GB/T 4789.3-2003。又如GB/T 2718-2014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二GB4789.3-2016。
1.MPN法:大肠菌群的国标检验法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分离培养和证实实验。
第一步乳糖发酵试验室样品的发酵结果,不是纯菌的发酵试验,所以初发酵阳性管经过后两步,有可能成为阴性。大量检验数据证明,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程序的符合率、初发酵与证实试验相差很大,不同食品三步法的符合情况也不一致。
2.平板法:第一做平板法的时候需要覆盖第二层培养基,它的作用是:有助于典型菌落形成也为了防止蔓延性细菌生长。第二,挑菌,其实这一步主要怕挑菌的时候挑不到菌,其实你可以把带菌的部分培养基完全挑起来(不要怕培养基包含着它出不来)放到BGLB内,然后用手腕力摇一下试管就可以把培养基打碎。
一般来说,如果平板上有较多典型大肠菌群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即可做出判断。如果平板上菌落数较少或不够典型,则应多挑菌落做证实试验,以免出现假阴性。只做一步初发酵,对某些食品来说误差较大。这样做,会有相当部分的合格样品被作为不合格样品处理,应予以注意。
3.初发酵产气量:在糖发酵试验中经常可以看到,在发酵套管内存在极小的气泡(有时比小米粒还小),类似这种情况能否算是产期阳性,这是很多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大肠菌群的产气量,多者可以使发酵套管充满气体,少者产生比小米粒还小的气泡。一般来说,产气量与大肠菌群检出率呈正相关,但随样品种类而有不同,有米粒大小气泡的也有阳性检出。另外,对未产气的乳糖发酵管是否均应做阴性处理,根据大量时间工作经验来看,对这种情况应慎重考虑,有时会遇到在初发酵时产酸无气,但复发酵却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有时套管内虽无气体,但在液面及管壁可以看到缓缓上升的小气泡。所以对未产气的发酵管有疑问时,可以用手轻轻敲动或摇晃试管,若有气泡沿管壁上浮,即考虑为有气体产生,应做进一步试验观察。这种情况的阳性检出率可达半数以上。
从它的成分蛋白胨、乳糖、牛胆粉、煌绿来看,蛋白胨提供氮源,乳糖提供碳源并作为指示剂,牛胆粉(oxgall或oxbile)溶液抑制革兰阳性菌生长煌绿水抑制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阴性菌生长。
5.EMB平板(挑选菌落):在检验方法中我们选用伊红美蓝平板为分离培养基,在该平板上,大肠菌群菌落大多呈紫黑色有金属光泽或无金属光泽。菌落形态的其他方面(如菌落的大小、光滑与粗糙、边缘完整情况、隆起情况、湿润与干燥)虽也应注意,但不如色泽方面更为重要。
挑取菌落数与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也有密切关系。在实际工作由于工作量较大,通常只挑取一个菌落,但影响大肠菌群检出率的因素很多,如食品种类、菌落色泽和形态、细菌种类等,只挑取一个菌落,由于几率问题,很难避免假阴性的出现,尤其当菌落不典型时。所以,挑取菌落时一定要挑取典型菌落,若无典型菌落则应多挑取几个菌落,以免出现假阴性。
6.MPN检索表使用
GB/T 4789.3-2003检索表中阳性管数是以1mL(g)×3、0.1mL(g)×3和0.01mL(g)×3的梯度进行表示,GB 4789.3-2016阳性管数是以0.10、0.01和0.001的梯度表示,均按照稀释倍数推算结果,结果相同。推算方法以GB 4789.3-2016为例,改用1g(mL)、0.1g(mL)和0.01g(m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01g(mL)、0.001g(mL)和0.0001g(m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高10倍,其余类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