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众消费档次逐渐提高和升级,从解决吃的问题上升到吃好、喝好、健康、新颖、口感、营养等趋势发展,陆陆续续各大渠道出现数目繁多、眼花缭乱的进口产品,让人应接不暇。目前以休闲食品、饮料、日化偏多,因笔者从事进口休闲食品偏多,个人将自己进口休闲食品的运营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将美味和健康的进口食品作为了每日消费的一部分,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中老年人,进口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的青睐。纵观这几年,进口食品销售额在中国也大幅提升。那么,经销商如何快速的了解认识并代理进口食品?
进口食品将以营销“4P”的角度来为大家分析:
一.产品
目前市场的产品以东南亚、台湾产品居多,随着*近几年各大进口商对消费者培养起来的进口食品消费意识,其开始增加一些欧美、**产品来满足各大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东南亚、台湾、**产品同属亚洲,相对比较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多方面消费特点及需求(价格、口味等),欧美商品偏于西式风格,产品品类及口感相对中国消费人群比较窄。
进口食品各国家的特点:
东南亚产品以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在国内市场流通比较多,特点:亲民的价格、进口原材料、基本无添加剂特点深受消费者喜欢。
台湾产品以口感搭配出色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相对来说台湾品口感*好,不利之处添加剂比较多,当然价格也比较便宜,进口原料。
**产品产品其中日本产品以精益求精特点,产品品质有保障,价格不便宜。韩国产品以韩流营销形式见长、丰富的包装新颖吸引消费者购买。两者价格都不便宜。
欧美产品:以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居多,产品品质高、包装简约、价格不菲,主要针对高端消费人群
怎么区分进口食品的国家及来源?
中国商品的条形码一般为“690~695”开头,非此码开头的商品基本均为进口食品,
一般合格的进口食品均带附加的中文标签(国外产品无中文标签不允许在国内销售流通市场),内含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
进口食品需注意的几点:
1.一些产品为代加工产品(OEM),国外注册公司,国外生产,国内销售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品质除了材料为进口,品质并未真正达到进口品质。
2.一些国外小工厂产品,国外没啥知名度而在国内作为进口食品特点深受大家喜欢。
3.一些国外大品牌产品而在国内销售因不适应国内消费者口感、包装等因素不受大家喜爱。(想到再补充)
二.渠道
进口食品出货渠道
1.主要以各大商场(沃尔玛、山姆、OLE、大润发等这类大卖场)为主;
2.少量一线城市流通渠道及特通(酒店、港货店、工厂、学校等);
3.近年来兴起进口食品连锁加盟超市等形态;
4.B2C、C2C类电商网店及网站;
三.价格
因进口关税及物流成本的大额支出,价格在进口来源国的层面受到的影响较大,一般东南亚、台湾产品较为便宜,欧美**产品比较贵。例如“一款200g的饼干,马来西亚产品预估市场零售价15~25元之间,欧美**基本在30元以上。
四.促销
促销分为现代渠道促销及流通渠道促销。现代渠道(KA)促销以试吃、人员支持、堆头特殊陈列、特价让利等方式促进市场销售。
流通渠道更多地以搭赠的形式鼓励批发商多拿货争取低价保证毛利(例如拿100箱免费搭赠10箱)。
而电商渠道多以直接折扣的形式较为普遍。
纵观当今市场,进口食品的发展境况:产品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卖场不收到开始增收条码费等,作为总代的进口商业务人员(光杆区域经理)的**更多靠当地经销商做市场,更喜欢更专业的业务人员把控市场,调控市场,控制价格等做好市场维护。
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培养,注重价值的理念(不怕价格贵,就怕价值低),台湾产品及东南亚产品更多的在价格层面竞争,欧美高品质产品的引进更倾向于价值的传递,线上与线下的齐头并进,全面开花,竞争亦是如火如荼,相信在未来几年,进口食品行业必将引来一场激烈的行业洗牌。